浅谈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简中江 简义博
[导读] 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基于此,对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简中江  简义博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465400
【摘要】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基于此,对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02-01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高中生物知识,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得高中生物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一、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其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高中生物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相应的教育活动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得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实验操作能力不足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凭借考试成绩就为学生粗暴地贴上了三六九等的标签,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这就导致了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举例而言,在高考中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部分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大,实验知识部分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小,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实验教学。
        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提高学生实践意识
        在生物的教学与学习中,科学、技术和社会一直与生物知识联系在一起,其所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教师继续依赖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要学会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识别伪科学和迷信,尝试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内容,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二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购买食用油时,学生会发现其标签上写有“转基因大豆油”等类似的字眼,而这就与学生所学的高中生物知识有很大联系,此时,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判断非转基因与转基因的大豆油哪个更符合人体的吸收标准,从而有效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好课前导入环节
        合理的课前导入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另一方面能够将新授课中的知识以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前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优秀的学习体验。举例而言,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女学生在课间操的时候忽然晕倒,送到校医室后,医生说问题不大喝点葡萄糖就好了,以后记得要吃早饭。通过紧张而又与现实生活相近的视频内容,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大家知道视频中的女生为什么会晕倒吗?大家一边看教材中的内容,一边相互讨论下答案”。通过这种自由的讨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知新知识的欲望。等到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总结“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很多,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接下来咱们就先学习与细胞中糖类相关的知识”。接下来教师可以就糖的分类、分布、功能等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在这一系列导入环节中,教师能够迅速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三)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好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教学评价调整工作。第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打破唯成绩论高低的垄断局面,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率、课上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等纳入评价标准,全面立体地去评估学生;第二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把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第三,要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通过家长的评价来了解学生居家时的学习状态,通过学生互评了解学生课下学习时的情况,这样能够打破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弊端。在这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下,不同学生身上的不同亮点可以被放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从而能够更好地取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进步。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简单的基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感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
参考文献
[1]董彩霞.多措并举,构建高效生物课堂[J].中华少年,2019(15):160.
[2]梁仕昌.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91): 160.
[3]王娇.高中生物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思考[J].中华少年,2018(16):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