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感官参与浅论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徐丹宁
[导读] 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从心灵上对音乐有所共鸣,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徐丹宁
        九畹溪初级中学  443623
        摘要: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从心灵上对音乐有所共鸣,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用心聆听就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力量。欣赏音乐不仅仅是用心地用耳朵听,更需要多感官的参与,让视觉、肢体、听觉都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让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欣赏中,体会音乐的内涵,进行一场从感官到心灵的体验。教师带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忧伤,探索音乐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音乐欣赏 多感官参与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灵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中精髓的体现和凝练,是生活的精华之处。所以欣赏音乐不仅是进行一场艺术的熏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探索和生华。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强调多感官参与,让学生不仅能够从感官上享受音乐盛宴,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教师可以从肢体伸展、视觉、听觉、唱歌等多方面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用听觉刺激人脑简单地获得刺激,更重要的是注重心灵上的契合,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一、创造环境条件,丰富学生的多感官感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对音乐有了兴趣,教学效果才能更加显著。培养学生的兴趣,让音乐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教师可以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出发,从环境上改变学生对音乐的态度,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科技创新了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音乐现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音乐。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方式丰富学生接受音乐的途径。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厚度,如果只是利用简单的视频和音频播放很有可能会导致课堂质量的流失,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背景,感受创作者背后的艰辛自己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不同的时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也不同,作为教师从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出发点,教师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具有正能量,能够鼓舞人心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以丰富的形式传递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到了学生视觉、听觉的多重参与,有利于学生提升对音乐欣赏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促进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开展情境表演,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只用耳听,用心感受,也需要从实际的表演中让学生感受音乐,体悟音乐。教师要注重以生活为主题,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的魅力,从实践中体悟音乐的力量。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官能上的欣赏,联想的欣赏以及理智的欣赏。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观感层次的体悟,也要注重从观感层次延伸到更高层次的欣赏。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以及表现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可以首先让学生用言语表达出对音乐欣赏的理解,让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在音乐方面的趣事,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以邀请或者让学生主动地方式表达自己,教师提供一个小的表演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表演自己喜欢的歌曲,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教师也可以利用欢乐的氛围,以一首歌或者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以一种开放的方式让学生舒展自己的肢体,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在音乐中感受自己。教师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去,用肢体表达,言语、唱歌等来参与到音乐欣赏中,用多种的参与方式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创作,增强学生的主体体验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悟音乐,营造气氛邀请学生表达自己之后,教师可以再次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拔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层次感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音乐剧的表演。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题也可以由教师指定主题,根据角色需要以及表演形式来确定表演人数,可以是全班整体参与到一个音乐剧表演创作中,也可以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如果是小组进行,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进行自主创作的时候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想象力,学生可以在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握,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点拨,但是学生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通过查找资料、个人访谈等方式来获得所需的资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了解到不一样的音乐。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舒缓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的方式。同时在创作的过程性可以让以不同的感官来参与到音乐欣赏中,着重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多层次体验。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肢体表达、触觉等官感,学生沉浸在音乐的节奏中体会其所带来的美妙,在生活中寻找灵感,以生活为基础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小结: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灵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中精髓的体现和凝练,是生活的精华之处。所以欣赏音乐不仅是进行一场艺术的熏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探索和生华。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强调多感官参与,让学生不仅能够从感官上享受音乐盛宴,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教师可以从肢体伸展、视觉、听觉、唱歌等多方面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用听觉刺激人脑简单地获得刺激,更重要的是注重心灵上的契合。
参考文献:
        [1]张昌燕. 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J]. 知识窗(教师版),2020,(10):10-11.
        [2]翟音洁. 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J]. 北方音乐,2018,38(13):147.
        [3]唐函筱. 对“多感官参与式”音乐欣赏的思考[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