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汤平香
[导读] 时代在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为了打造有效率的教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在整个九年义务教学中铺展开来
        汤平香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桂花学校   414000
        摘要:时代在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为了打造有效率的教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在整个九年义务教学中铺展开来。小组合作教学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初中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做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所谓的小组合作课堂是自主的、合作的、带有探究意味的学习方式,新时代,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避免让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浮于表面形式,而是应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有效性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情感以及协作意识,那么,该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的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创建有效的合作小组。创建有效的合作小组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地理教师可以练习班集体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从初中生的身边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件入手;结合初中生的个体差异,组合各式各样的、全面的、多元的学习小组,以相互促进地理学习发展。
        现阶段,小组合作已然成为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据不完全调查发现,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不足之处,尤其对一些副课来说,缺点更是暴露无遗,如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扭曲了小组学习的本质,将小组合作学习表面化;小组之间的分工不合理,缺乏基本能够组成小组的重要要件,缺乏必要的合作基础和相关技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教师宣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只有大声讨论的声音,没有形成小组意识,讨论胡来的结果仍以个人观点为主。还存在一种常见的现象,芮然教师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到一个小组,希望大家可以带动学习,但是实际上,在谈论或小组学习的时候仍便显出明显的学优生为主的现象,大多数的学困生仅是小组中的旁观者。这样,并没有真正做到小组全员参与,没有达到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现阶段乃至未来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异质互补,分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获得成效的前提是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有计划的进行最优化组合。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的一种带有互助意味的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随时调整分组情况的准备和策略,地理由于其副科的性质,决定了一个地理教师可能要给好几个班上课,特别是对于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和班级,在开学伊始并不能准确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地理学习小组分配的时候会出现不合理或不合适的现象,这时,地理教师可以优先采取前后桌组成临时小组的情况,后期随着深入的了解在进行合适的小组的分配。前后桌为一个小组的情况在日常的中国课堂中经常见到,它虽然常见但在一定程度容易出现组内异质、同质的现象。

因此,这种方式仅适合用于教学初期,后期教师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特质重新进行有效的分组,遵循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各占相等比例的原则,合理的进行小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各有所长,组内力量均衡,便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互助。
        二、以小组合作促实践发展
        地理科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地理教学需要组织野外实践或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思维解决真实的问题。野外实践专业性强,真实的野外环境存在一定安全问题,操作难度较大,急需要小组合作进行。小组合作性质的社会实践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所在的城市环境中开展,学生以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制定社会实践调查计划。相比于野外实践,社会实践调查操作难度更低,与生活结合更紧密,对实践活动的环境要求更低,也更便于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开展,积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三、加强评价学生的方式方法,增强学校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初中生地理学科知识的全面发展,促使初中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初中阶段的学生较敏感、处事易冲动,也较其他阶段的学生重视他人给予的看法和评价。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特质,有意义的正确的培养初中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同时要注重评价的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凭成绩来判定一个学生的“优”与“劣”,教师要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集体理念,提高自身所处小组的凝聚力,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协作意识和交流欲望。此外,教师也要将评价学生的方式多元化处理,以促进请假效益的最大化。如利用小组自评的方式,让组内成员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小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意识到集体的含义和意义。此类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
        结语
        真正的小组合作有效课堂要做到真正的“沉浸式”学习,重视学生表达,重视课堂生成,重视“评价育人”。总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教师在立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为初中生的地理课堂创造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初中生真正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益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不仅会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而且还会培养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前江.初中与高中地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效果比较研究————以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为例[C].陕西师范大学,2016(06):54-61.
        [2]赖诗星.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05):84-86.
        [3]赵洁.“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11):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