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吴邵军
[导读] 地理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时常说理综考物理
        吴邵军
        贵州剑河民族中学
        【摘要】地理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时常说理综考物理,文综考地理,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构建起智慧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中教育;地理教学;智慧课堂
         高中阶段的教学,应当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又要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技能,还要让学生能够利用掌握的技能将所学知识创新性地应用到问题的解决当中,培养全面的人才。对于教师而言,地理教学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对学生而言,地理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获取,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构建起智慧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智慧课堂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基于创新思维,探讨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1.智慧课堂的基本概述
        严格意义上来说,智慧课堂并没有准确的定义。结合学界对智慧课堂的研究,智慧课堂主要有两种定义类型:一种是基于“智慧”的语义学定义,认为“知识课堂”是和智慧课堂相互对立的;另一种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来定义智慧课堂。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课堂呢?为了更好地进行本文地探究,本文的智慧课堂指的是: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从“说教式”教学转变为“智慧型”教学,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3]。
        2.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
        2.1教学观念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要求,部分地理教师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观念尽显,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课堂教学低效。
        2.2教学创新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高中教育阶段本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创新教学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固定化、模式化,教师教学情绪化,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3学习态度的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受到现行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读文科的学生往往又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他们最终目标定在高考考取理想成绩上,但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地看重他们所认为的关键学科,如数学、英语等,而且不注重地理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学习效率不高。
        
        3.高中地理教学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实现智慧课堂的策略
        3.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凭借浓厚的兴趣进行的,没有兴趣学习自然失去动力。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应当紧紧抓住学生为主体这一关键点,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浓厚的课堂教学中感受智慧课堂带来的学习乐趣[2]。例如,在学习到“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农业”二字,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的图片和视频,并联系农业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系,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的状况,产生对农业生产的好奇心,尤其是看见一些农业机械和农业播种的相关内容时,学生表现出一种惊讶之情:为什么这样都行?怎么是这样播种的呢?世界各地差别怎么这么大?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呢?心中存有大量的疑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非常期待,每人都有一种探究的心理,课堂教学氛围瞬间变得浓厚,提升了学习兴趣。
        3.2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压根无法发挥,只能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要想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合作式的探究性教学,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和思维的“双丰收”[3]。比如,在学习到有关“工业区域因素”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于“工业”比较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其实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给学生布置“影响工业发展区位因素”这一任务之后,结合当地工业区,让学生自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维护好合作学习的秩序,但不能过分干预,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探究能力,最后通过提问学生教师总结。整个过程下来,学生不仅获取到更多知识,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事业实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在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应当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互联网,将这些教辅助工具应用于教学当中,保证课堂教学的智慧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之后,要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寻找大量的关于常见天气系统的地理实验,将视频上传到班级的QQ群和微信群,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导入的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3D动态影像、天气预报、微课视频等。让学生观察运动的状态,逐渐引出气旋、反气旋;高气压、低气压;冷锋、暖锋等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天气系统知识点的讲解更加直观,学生的理解更加容易。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理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时常说理综考物理,文综考地理,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创新思维,构建智慧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创新,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合理地手段实现对智慧课堂的构建,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慧芳.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3,24(10):103-103.
        [2]李丹,王永立.浅谈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以《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一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7,12(1):110-111.
        [3]刘立家.构建地理理想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3,36(3):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