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索凤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索凤玲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唐家河小学校62820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开展课堂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五个维度出发,全面地分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具体指的是教师利用较少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并取得最大化教学效益的课堂,学生在高效课堂中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机会,可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所以,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高效课堂的意义和作用,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正如“战士不打无准备之仗”,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以精心的课前准备为基础和根本。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课前准备工作,研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教材课本,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制定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使目标涉及知识、情感与能力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而在目标的基础上来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预设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并做好应对,从而真正地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授《小数除法》时,笔者会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对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归纳,整合本节课程的重点、难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根据学生们难以理解的地方展开深入的教学。如,课程开始后,笔者会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们了解小数乘法计算过程中小数点的位置,待学生们的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再根据预期教学设计实施接下来的教学。这样,笔者通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奠定了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创建学习型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能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观念,明确课堂教学中学习、讲解和练习的基本构成,合理安排学、讲、练的内容和时间,课堂上做到少讲精讲、多学多练,并尝试借用各种现代教学工具来节约教学时间。此外,教师还要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学会自主经营课堂中的几十分钟,努力地创建出一个学习型的数学课堂,让课堂能够实现顺利、高效地进行。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先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对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学生们已学的知识,随后,笔者再引出新的课程,并利用十分钟对新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新课程讲解结束后,笔者会设置一些例题,通过例题巩固学生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例题下发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一段时间,让学生们独立自主解题,锻炼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最后,笔者将剩余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回顾,认识到自己本节课程存在的问题。这样,笔者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创建学习型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所运用的策略、手段和工具,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主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利用数学问题的提出来实施探究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考动机的同时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课堂的活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的内容,从而促进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们的理解,所以,笔者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入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随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播放一些视频,通过视频详细介绍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结构特征,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这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会通过一些图片来检验学生们学习成果,发现学生们存在问题时,笔者会进行强化。这样,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组织开展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让课堂教学从枯燥乏味变得更加活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对班级授课的模式进行革新,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数学课程知识,来组织和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竞赛活动等等,充分实现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则要基于对班级学生具体学习、发展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进而开展课堂合作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和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生们眼中,数学课堂一直是以枯燥、严肃的氛围存在的,每次在上数学课时,学生们都会感到压力,这种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所以,笔者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课堂游戏活动。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会模拟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们通过采购来计算其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模拟购物的场景,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活。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开展课堂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五、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助力高效课堂构建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判定与反馈,同时也可以作为改进学生学习以及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撑。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提高对课堂评价的重视程度,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教师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化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结果,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以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己,尝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动力和保障。
        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时,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再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助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育教学最为基本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现阶段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所以,作为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和思想,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特征来展开探索,让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开展课堂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策略得以巧妙地实施,充分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真正地构建起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展现出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柳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97.
        [2]陈亮.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才智,2018(3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