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吴剑辉
[导读]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数学作为一门初探物质世界所必须的学科

        吴剑辉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下河小学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数学作为一门初探物质世界所必须的学科,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采取行之有效且能够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本教材,为学生搭建有着实质性教学意义的数学课堂。而游戏化教学是否具有此种特质,能否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显著作用,将在本文中得到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实践探究能力,以期提高每一名小学的数学素养与综合学习水平。因而数学是一门有着明显特色的有关于数字的形式科学,是一门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也作用于科技发展的实用性学科。所以,数学这门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必不可缺的存在,也是每一名学生必须深度学习的学科。在小学阶段,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潜能,但是身为数学教师,有责任为每一名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每一名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而在此期间,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及态度。也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深入了解该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了解每一名学生在面对小学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能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提高。而游戏化教学正是一种简单有趣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时下越来越受到学生与教师热衷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注意力散漫,学习兴趣不高的小学生来说。游戏化教学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活泼,在课堂小游戏之中去化解对于数学课程的排斥心理,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具有着十分严密的理论性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或许有些难以接受与理解,而过于密切的课堂教学,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更难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产生排斥心理。久而久之,便愈加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不利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进度推进。所以,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能够使严密复杂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故事化,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数学知识的渗透与学习,以一种欢乐轻松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不由自主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
        3.增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学习数学需要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去推算与探究其问题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数学学科的存在是有着一定的难度的。教师在教学中若想要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首先需要让学生们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立即发生反应,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逻辑来进行实践探究与运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数学做题的准确率。因此,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将会落实在多元化的课堂游戏组织上,使学生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活动来领略数学游戏,从而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逻辑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激发思维潜能。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游戏教学原则,合理进行游戏设计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也是逐渐摸索与了解物质世界的形式过程。游戏的产生于延伸,是人类对于社会行为的一种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放松与发泄的有利形式。而将游戏运用到教育领域当中,需要教师秉持着游戏教学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为学生们去设计合理的能够融入教学内容的课堂游戏。

游戏化教学并不是一味的用游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单纯的游戏其实对学生是毫无助益的,并且不控制力度和范畴,还容易偏离轨道,让学生们越来越无心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则需要恪守教育本则,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教学有力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生们设计出能够促进学习的游戏,发挥游戏化教学的真正作用,使游戏化教学能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得到持续发展。
        游戏化教学自然也是标准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是低年级教学中常能用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注意游戏化教学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做到尊重每一名学生,以游戏化解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误区。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课本《测量》一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想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去正确的进行物体长度、宽度以及厚度的测量,就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遵循游戏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差异,设计出合理的游戏。如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别找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让同学互相猜一猜对方物体的长度,之后再一起进行测量,看一看是谁量的更为准确。教师以如此简单有趣的小游戏,便能让学生产生测量的兴趣,在同学互相合作中共同学习。
        2.创设游戏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尤其是面相于小学生群体的教学中,教师总要绕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去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当然,教师们应该都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油然而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从而驱使学生投入其中,去进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并且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小学生而言,兴趣更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若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活用游戏化教学,为学生们创设出趣味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引发出学生们对于数学活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要知道,小学生往往缺少对于学习的自律意识,也难能有效自控,在学习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与耐心。这也是小学教育中的一大难点。所以,教师更要想方设法的活用游戏化教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带动他们进行学习。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来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主题来分别扮演角色再进行沟通运算。如选择超市购物情景,一名学生扮演收银员,几名学生扮演购物结算的顾客。此番游戏演绎,便能让学生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来进行两位数乘法的运算学习,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并加以实践练习。
        3.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不仅是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能够使学生们在学习当中紧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将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发挥到实际问题当中。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自然需要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来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们带来更具体验感的数学课堂。为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深入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结合已有环节创新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教学进程。
        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尽量渗透合理的教学内容,要让数学知识成为牢固的知识网,覆盖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之中,隐约之中给予学生保障。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思考来谈论一番在生活中见到的有关于这两种图形的例子,并让学生们亲自动手绘制,在实际绘制中去感受这两种图形的特点与关系。并在绘制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渗透这一课程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深刻记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梯形。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游戏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是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效率的,还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因而教师科学合理的进行运用,在教学中探索出个性化的运用策略,便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苏骁靓.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4):246-247.
        [2]赵艳红.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7(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