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英
渠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非常具有实用性。阅读教学方法是对字词、语句等的系统运用和掌握,是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向更高层次提升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灵活地运用阅读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基于此,广大小学教师应侧重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适用于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对一部分具有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说明,以期为提高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性;阅读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语文阅读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基础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小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进而提高阅读质量。笔者在结合自身丰富教学经验的前提下,主要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创新性问题进行分析。
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性阅读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字的含义及运用,进而利用文字予以思考进行感悟。小学阶段语文创新性阅读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力,其所拥有的这一独有的特征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到创新性的阶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其中包含的主要特点如下。小学阶段的创新性阅读模式的主体是学生,而语文教师只是起到帮助和监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以具有吸引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汉语作为小学生的母语,学生在运用汉语进行语文阅读时更轻松些。教师在进行语文创新性教学时也比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更为简单便利些,有更大的优势去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性阅读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阅读时,可以通过读书的积累掌握一些思考和研究的学习方法。将这种学习方法在自己读书时加以运用,可以提高学生自有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创造力。
二、小学阶段语文创新性阅读的方法
(一)营造公平、欢快的学习气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若想真正地培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力,应该构建一个公平、欢快的教学氛围。以此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勇于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最终让每名学生均能自发地融入语文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小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管理者,应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弱化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感,让学生不再害怕与教师交流,愿意与教师多沟通。再者教师还应从意识形态认识到尊重小学生、信任小学生的关键性,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创新性阅读教学时,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对刚刚我们讨论的问题发表看法吗?”“哪位同学愿意把老师刚刚讲的内容予以补充呢?”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学习能力。当教师对小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你的回答非常好,下次继续努力”“××同学你的看法非常具有创新性”等,以这样的语言给学生以回应。
基于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利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把所了解到的课文里的内容通过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对《春雨的色彩》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课文里面说到了春天雨的几种颜色,有无色、绿色、红色、黄色等。教师可以据此内容向学生提出疑问:“同学们,春天的雨为何是这样的颜色的呢?那么除了课文中所讲到的颜色,哪位同学还可以想到其他不同的颜色吗?”这时引导小学生按照自己心中想象到的春雨的颜色,利用绘画的方式将想法充分展现出来。利用图文结合的语文创新性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性地表现出春雨的多种颜色。
(三)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创造性能力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是用生硬的、不具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的。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形成自由想象的创新性阅读思维。例如,在小学阶段语文创新性阅读教学中,出现此类阅读扩展题:首先由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然后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当看到这个圆形时,大家想到了什么呢?教师可以仿照此题向学生提问。有的学生说:“像圆盘一样。”还有的学生说:“像西红柿一样。”有些学生说:“像西瓜一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可以回答出更多的不重复的圆形物体。有位极具创造力的学生这样说道:“当我看到这个圆形时,想到了《海的女儿》里面的漂亮美人鱼最后变成的圆泡泡。”学生将看到的现象与之前读过的故事情节相联系,表现出一种非常特别的联想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文字联想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小学生自由式思维的畅想力。例如,在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时,可以在所阅读文章中隐藏一些话,把这些话原来所在的位置留白。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完成阅读时,没有内容的地方就只能靠自己联系想象出来,运用此种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非常有效。教师在阅读时所留白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可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才可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在完成阅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法予以学生指导,让学生把自己日常积累的知识运用到阅读中。教师还应尽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间多多交流。
三、结语
综上,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产生质的提升,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予以配合。最终让小学生形成自有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团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9,16(20):58.
[2]王文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漫谈[J].科学大众,2008(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