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明星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竹条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题,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深入和普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在组织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注意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积累和丰富语文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中的图片、视频、音频和其他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点。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心理特征相对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去。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
有一句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更高的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固步自封,而应搜集更多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教师要明白一点:基于信息的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因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资源,以及吸收其他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着更加出色的表现。例如,文章《慈母情深》是关于母爱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会在备课的时候就会收集与母亲的爱有关的各种现实生活案例,例如,在地震期间,母亲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母亲将美味的鱼留给了孩子…..目的是让学生从许多事实中了解母爱的重要性,生命中不能没有母爱。老师打算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教师从其他在线教学本文的老师那里搜集了教学经验,老师发现许多学生在表演剧本时争吵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扮演同一角色。这时,老师会事先做好纸签,然后让学生按顺序进行抽签,由此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以避免吵架。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来进行假设,总结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学习平台
近年来,智能手机逐渐流行起来,并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学习材料利用智能手机发送到学习平台软件,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在线清楚地了解课程内容,以便自己进行复习。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让学生更加专业地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授《两小儿辩日》课文之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软件以文件的形式上传了文言字词的含义和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语句含义。此外,老师还可以向学生发送一些关于太阳的信息,旨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经过学生的自我准备后,教室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可以主动回答问题并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效率。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将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提收获足够的学习技巧,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融入课堂,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促进多媒体进入课堂,丰富传统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和音频,以使学生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老师的简单解释相比,音频和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内容,并且音频和视频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热情。在视频和音频的观看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例如,当进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教学时,老师在上课时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录音,其是该首诗的朗读。此时老师就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别人的朗诵,进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适当的图像,然后老师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听完录音后,老师还要求学生们在舞台上大声朗读,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四、始终提供信息场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仅具有多媒体功能,可以集成多媒体图形,文本,音频和视频,而且具有多个层次和不同角度的信息,可以显示不同意义上的教学感。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文字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且可以打破空间限制,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在进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存在如下困惑:黄鹤楼和扬州在哪里?这和诗人有什么关系?教师就可以提前搜集黄鹤楼的地理信息,在教学的时候呈现给学生。另一个例子是《泊船瓜洲》,学生可能会有着同样的疑问。如果不解决这些疑问,它将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因此,在学习这两首古诗之前,教师可以先画从西向东流过的长江,然后画相应的地理位置,并用投影法设计了地理位置。图片使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并评估诗人单词的准确性。
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通常,以教学内容形式的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直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带有音乐的简短视频,以便学生可以享受视觉和听觉体验,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了解。各种形式的视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的功能取决于教师的灵活有效的应用,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可能性。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长视频,以便同时进行直观的体验和阅读。视频显示了学生大声朗读的一段文字。读到“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的时候,视频里就会出现对应的场景。读到“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的时候,视频中显示了人们几十年前在新年问候中的样子。学生获得的是一种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特定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复杂的语文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优势,促使自己的教学质量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杜娟.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引入信息技术[J].科学中国人,2017(11):266.
[2]吴枚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30):99.
[3]苏梦荻.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文教资料,2017(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