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中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郑嫦丽
[导读] 摘要: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务工作当中,既是党员队伍响应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要求的实践表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继承。
        中共仪陇县委党校
        摘要: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务工作当中,既是党员队伍响应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要求的实践表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继承。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渗透展开讨论探究。
        关键词:党史党建;以人为本;共同发展;渗透
        提高党史党建工作有效性,应当形成完善的党史党建工作体系,创新党史党建工作方法,丰富党史党建工作途径,切实依靠基层党员干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达到优质开展党史党建工作目标。
        一、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价值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党和政府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价值。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当中,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关键问题的切实解答。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党员队伍才能从“人“这一行为主体与需求主体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发挥出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奉献精神,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出全部力量。
        回顾新中国建立70年的发展历程,党和国家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当中,也是我国数十年来党务工作经验、党政服务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只有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统筹全局、细化着手,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队伍才能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功绩。
        二、渗透以人为本理念的党史党建策略
        1.尊重差异,尊重信任群众
        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有多个民族,受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戒骄戒躁,着实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尊重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信任群众,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平等对待人。通过发挥工会、民主监督以及管理和决策职能,让群众知情参政,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党建工作中,凡涉及群众权益的内容和重大问题,需要通过讨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方可解决。需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尊重人,并非迁就、放任、纵容,而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引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和维护党建工作全面开展,只有得到群众支持的党建工作,才是可以长期存活和坚持下去的。
        2.“以人为本”加快社会主义步伐
        在我国的党史党建过程中始终要将人放在首位,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我国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根本,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因此,我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我党的先进性。并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党执政理念的正确认识来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体现我党的民主性,使党史党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为进一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生活,积蓄力量和群众基础,共同努力。
        3.不断提高我党以人文本的执行力
        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人的主体地位与身份的集中体现,可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我党作为为社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领头者,必须加大以人为本的执行力,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必须做到全面的兼顾,不仅要保护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还要注重落后城市及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应该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意义,作好先锋表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一心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努力。不能光讲理论而不行动,必须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领导力,树立榜样,积极带头,引领群众成长和社会发展。


        4.把握科学规律提升党建水平以及党性教育
        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想要开展科学性工作,从本质上来讲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根据党建工作客观规律进行工作。党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方面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党建历史、建党学说原理,实践方面主要包括共产党发展过程中曲折丰富的历史活动。在进行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实际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摸索,保证对问题的科学性处理。党员干部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党性教育,以及关注党建科学化水平发展效果。强化联系机制,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向心力。关注青年职工发展,建立日常谈心谈话制度,做到谈心谈话全覆盖。关注党员思想动态,建立有针对性的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工作有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应时必谈,发现违规违纪苗头或倾向时必谈。
        5.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在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群众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群众人民的利益。要想得到群众人民的支持,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利益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当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该以人民的诉求为主要目的,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的问题。党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是极为重要的,党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政策和方针,让自己更优秀,才能全面提高自己,才能牢固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6.将以人为本理念和坚定群众路线高效融合
        群众路线作为党应长时间坚定的基础方针之一,要想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党史党建工作内,应将以人为本理念和坚定群众路线高效融合。应坚定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针对党史党建工作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进行及时改善。同时,还应深入基层,充分掌握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情况,为融入并坚定以人为本理念牢固基础。另外,强化人民群众对于党的切实监督,对于人民群众上交的投诉应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回应和解决。应积极强化人民群众监督,维持党的积极精神面貌。唯有这样,才可将以人为本理念切实融入党史党建相关工作内,才能确保稳固党的执政根本。
        7.促进党和社会共同发展
        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要逐步推进社会的民主化,增强人民的主人意识,使群众更加拥戴党的发展,对于基层人民注重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尽量让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促进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在保护经济发展区域的同时,也要注重偏远地区的发展,使党服务于全体群众和人民,不忽视任何地区,也不落下任何一个党员,每一类人群都在各自的位置和身份中,改变、奉献、接纳,从而通过党员带头,促进社会协调的发展。
        8.抓好两个核心思想
        党的建设工作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保证党内民主的科学实现,同时充分展现出党员的领头作用,促使党员明白自身的真正职责。那么,怎样提高党员工作的自主积极性,来保障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呢?可以从两个核心思想作为出发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运用积极的思维来武装整个党的大脑。积极注重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解情况,科学带领党员干部人员协调好党的远大抱负和实际工作之间的关联。回首过去,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续守护好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展望未来,努力提升党员干部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坚定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的信念。要做到知党、信党、爱党、永远跟着党走。其二,还应该强化对党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按照党与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定时对党员干部展开教育培训,同时和其一同研究有关怎样落实党的最高理想而做出努力,经过强化各党员干部之间的互动,写出个人的心得体会,促使党员干部更能理解党的共同目标理想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所实施的,是合理的、正确的。
        结语
        以上是本人对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的理解,希望能够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党的不断进步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杨青.浅谈以人为本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J].青年与社会:下,2015(7):4-5.
        [2]迟晏宇.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11):3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