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功能及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胡涛 曾凡欢
[导读] 结合项目背景,对宁远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功能及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宁远县国土空间规划的水平和质量。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胡涛 曾凡欢  410000

摘要:结合项目背景,对宁远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功能及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宁远县国土空间规划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宁远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功能;空间格局
        一、项目背景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要求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坚持底线思维、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2019年5月28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明确指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尽快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不同开发保护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贯彻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等3个规划技术文件的通知》,扎实做好宁远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为统筹优化全县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布局提供基础支撑,在宁远县人民政府组织下,特开展《宁远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
        二、适宜性功能特征
        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评价、农业生产、建设开发功能指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全域评价结果,对其进行综合叠加分析,按照“与适宜性相对较高的类型一致“的原则,可将县域范围内的适宜性分成四种功能类型空间,即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不适宜,具体评定结果如下:
        1、单宜性空间
        单宜性空间指的是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建设开发三者中的一种功能指向为主导的区域,即其适宜程度最高的区域。
        1)生态单适宜空间:生态单适宜表明该区域生态重要性较高,农业开发和建设开发适宜性较低,应加强生态保护。该区域面积为149638.82公顷,占比达到59.83%,主要分布在九嶷山瑶族乡、五龙山瑶族乡、中和镇、水市镇。
        2)农业单适宜空间:农业单适宜表明该区域农业开发适宜性较高,生态重要性和建设开发适宜性较低,适于农业开发。该区域面积39542.52公顷,占比15.81%,零散分布在中和镇、清水桥镇等乡镇。
        3)建设单适宜空间:建设单适宜表明该区域建设开发适宜性较高,生态重要性和农业开发适宜性较低,该区域适于建设开发。该区面积15565.71公顷,占比6.22%,零散分布在中心城区(文庙街道、东溪街道、桐山街道、舜陵街道)、冷水镇、柏家坪镇、水市镇。
        2、双宜性空间
        双宜性空间指的是适宜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建设开发三者中的两种功能指向为主导的区域,即其中两种功能均适宜区域。
        1)生态、农业双适宜空间:面积为13337.39公顷,占全县面积的5.33%,零散分布在中和镇、太平镇、冷水镇、水市镇等乡镇。
        2)生态、建设双适宜空间:面积为13159.03公顷,占全县面积的5.26%,零散分布在中和镇、鲤溪镇、柏家坪镇、九嶷山乡、冷水镇。
        3)农业、建设双适宜空间:面积为10062.87公顷,占全县面积的4.02%,零散分布在东溪街道、文庙街道、柏家坪镇、冷水镇、清水桥镇等乡镇。
        3、多宜性空间
        多宜性空间指的是同时适宜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建设开发三种功能指向的区域,面积为8282.82公顷,占全县面积的3.31%,零散分布在中和镇、柏家坪镇、鲤溪镇、冷水镇等乡镇。
        4、不适宜空间
        不适宜空间指的是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建设开发三种功能指向都不适宜的区域,面积为497.76公顷,占全县面积的0.20%,零散分布在中和镇、冷水镇、九嶷山瑶族乡、水市镇、桐木漯乡、五龙山瑶族乡等乡镇。

 

        三、国土空间开发空间格局特征
        1、生态空间
        通过生态保护指向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生态空间主要集中分布在九嶷山片区,包括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嶷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及宁远河两侧1km范围内水源涵养功能区。
        2、农业空间
        通过农业开发指向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太平镇、冷水镇、水市镇、中和镇、柏家坪镇、鲤溪镇、天堂镇、禾亭镇、保安镇等乡镇,耕地多且相对集中,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3、城镇空间
        通过建设开发指向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城镇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文庙街道、东溪街道、桐山街道、舜陵街道)、冷水镇、柏家坪镇、水市镇及S216、X058交通沿线,基本形成了“一心两轴三核”的城镇空间格局。
        四、国土空间开发潜力分析
        (一)农业开发潜力分析
        依据《指南》的方法,农业开发潜力的分析应在农业开发高、中、低适宜区基础上,结合各种限制因素对农业开发剩余可用空间进行准确、真实的计算。此外,需要结合农业开发适宜性分析的结果,依次扣除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区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现状建设用地(拟退出复垦的除外)、连片分布的林地与优质草地、不宜复垦为耕地的区域,以及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细碎地块(小于400㎡)等,得到农业开发极限规模。根据分析宁远县农业开发极限规模为41568.04公顷。
        将农业开发极限规模扣除现状耕地得到区域内的农业开发剩余极限规模,即农业开发潜力。农业开发剩余极限规模越大,则该区域的农业开发潜力越高。根据结果可知,宁远县农业开发潜力的规模为2666.29公顷,主要集中在宁远县中心城区东部和西南部,主要分布在水市镇、中和镇、天堂镇、冷水镇、太平镇等乡镇。
        (二)建设开发潜力分析
        建设开发潜力的分析应在建设开发高、中、低适宜区基础上,结合各种限制因素对建设开发剩余可用空间进行计算。此外,需要结合建设开发适宜性分析的结果,依次扣除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生态极重要区、连片分布的现状优质耕地(高于区域平均利用等),以及难以满足城镇建设的细碎地块(小于400㎡)等,得到建设开发极限规模55445.56公顷。


参考文献:
[1]孔庆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制度体系构建[J].门窗,2020,(3):224,226.
[2]黄雪丹.田东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5):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