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游士彪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游士彪
[导读]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各个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正在迅速展开。生态城市理念是时代发展、城市发展下的必然潮流方向,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要途径。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城市理念能够将城市规划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起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愈加完善,构建起和谐的城市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游士彪 邮编230601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各个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正在迅速展开。生态城市理念是时代发展、城市发展下的必然潮流方向,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要途径。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城市理念能够将城市规划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起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愈加完善,构建起和谐的城市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为此,文章对生态城市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化的加速使得城市人口剧增,一方面带动了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例如,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垃圾未能得到科学分类与合理处理等等,使得城市的健康稳步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与影响,所以开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迫在眉睫。
        1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分析和研究,这对于城市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将生态建设作为其中重点,以此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落实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则有两点。、
        (1)社会生态发展的趋势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完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面对当前不断被破坏的环境问题,就需要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更加快乐地面对生态。只有通过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政府在这其中也采取相应措施,将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有效联系。生态发展在城市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经济生态发展的要求。城市的发展情况和生态城市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城市经济的增长,也会和人们生活环境是否良好有直接关系。在当前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是了解这个城市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在发展中对于环境的保护。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措施
        2.1坚持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中,运用城市生态城市理念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为原则,生态位指的是在群落中的物种占据的空间地位和营养关系地位,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生态因子或为人们利用的生态关系。城市生态位将一个城市的现状反映出来,包括城市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是否提供了相适宜的条件,并且将城市的环境、资源、人口、地位、功能、性质、作用等优势和缺陷反映出来。通过城市生态位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在城市竞争力当中,城市生态位是关键的要素之一,可将城市生态位分成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和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资源利用、生态条件生态位被简称为生产生态位,而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生态位被称为生活生态位。生产生态位体现了城市的经济水平,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以人们的生活活动为主,提高城市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和吸引力,避免出现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冲突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时,则需要保证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提供公平的、优良的生态服务,包括居住空间等相当的生态位水平。
        2.2对城市空间的提升路径进行科学的优化处理
        在生态城市理念下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落实城市空间提升路径的科学优化。以遵循网络秩序为基础条件,在城市土地开发效率不断提升的作用下实现城市空间提升路径的优化处理,最终达到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为此,相关部门要对空间增长作用而产生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全面统计与精准掌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则是对节约型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科学创新。例如,在城市道路与河流空间的规划设计中,传统的方式是采取树枝状的布局方式,虽然这能满足城市规划的相关目标,但是该类型的布局方式会使得大量的空间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并且城市的功能分区不明显,所以城市的功能板块无法实现紧密的联系,由此则会直接导致城市空间优化的目标无法顺利实现。此时则要利绿色交通理念,落实城市空间提升路径的优化处理,构建高密度的网格单元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空间的内涵,给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3结合转型战略,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均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生态理念下展开城市规划,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城市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内部持续力,实现城市节能减排。对城市工业结构进行优化过程中,还需结合分类思想,在生态资源良好的城市,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如生态城市下水含盐量相对较高,景观绿化过程中,还需设置隔离层,实现种植层土地与地下水分离,避免发生盐碱灾害。对此,在生态城市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新海绵城市试点结合起伏的地形,形成凹空间,使水分能及时进入种植土地,涵养水分的同时,可节约地区优质水源,采取排盐处理方法,保证植物存活率。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功能及内涵统一的原则,并非单独建设海绵城市,而是海绵城市及开发项目统一,与景观及建筑功能融合,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品质。在中新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系两岸均建设生态沿岸,减少硬质铺装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并通过绿化完成对表层雨水径流过滤,减少雨水对河道的污染,保证水质稳定性。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凹绿地及雨水花园,弱化空间的僵化感,丰富场地功能。在办公室建设过程中,设置立面屋顶花园,满足人们休憩及学习活动,见图 1。

        2.4改造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改造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需要合理的人工干预,特别是针对已经被破坏的城市生态系统,更需要不断升级改造。已经被破坏的城市生态系统,单纯依靠自身的修复能力,很难恢复到良性的状态,因此需要人工介入。例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加强对园林建筑中自然景观的构建,进一步打造生态城市系统。城市建筑设计应该以良性可行的平面规划为基础促进空间水平的大幅进步,特别是要对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做出优化设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还应注重低层建筑的布局,以及高层与低层之间的呼应和协调。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明确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满足当前城市发展要求,将保护环境落实到其中。生态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所以,相关人员和部门应积极研究城市规划中的身体城市建设内容,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帮助。在规划过程中,不仅做到坚持生态优先,而且还应构建保障体系,对其生态细节合理设计,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城市交通、工业等设计合理,在提高城市经济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姚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10):134-135.
[2]窦宝仓,郭雯.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82.
[3]刘俊杰.关于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路构建[J].智能城市,2019,5(7):72-73.
作者简介:游士彪,男,安徽阜阳人,助理工程师,硕士,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