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措施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蒯阳 方伟 张曦超
[导读] 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各样的有限空间,而在施工过程中,又需要工人在这种有限空间内进行工作。为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就要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因素,并提前做好安全措施。

安徽铜陵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蒯阳 方伟 张曦超  244000

        一、引言
        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各样的有限空间,而在施工过程中,又需要工人在这种有限空间内进行工作。为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就要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因素,并提前做好安全措施。
        二、有限空间的定义
        所谓有限空间,是指一个被围封的容易产生缺氧、职业中毒和职业危害的空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空间足够大,工作人员可以完全进入,并完成指定的工作;二是出入口较为狭窄;三是并非为长时间工作而设计。
        施工现场中如人工挖孔桩、管道井、肥槽、未安装通风装置的管廊主体等一系列狭小、通风不便的场所均为有限空间,在施工过程中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作业环境危险因素
        (1)缺氧或富氧危险
        有限空间内经常会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氧气不足的原因很多,如空间内突然充斥其他气体(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燃烧、氧化(比如生锈)、分解或发酵、工作行为(焊接、加热)等都可能影响氧气含量。作业人员进入后,可能由于缺氧而窒息。而超过常量的氧气可能使人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个别人因体质原因,血液、心、肺等生理参数异常。同时富氧情况下还会加速施工过程中的燃烧、氧化或其他对施工不利的化学反应。
        (2)易燃气体和蒸气危险
        在有限空间经常会有可燃气体包括:甲烷、天然气、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可燃气体和蒸气来自于工作产物(在其内进行涂漆、喷漆、使用易燃易爆溶剂、扰动土层导致土层中的可燃气体挥发)、泄漏(城市煤气管道间或作业时乙炔泄漏)、细菌分解等等,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火源(焊接、切割等作业),就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
        (3)有毒气体和蒸气危险
        有限空间内可能会存在很多的有毒气体,既可以是在有限空间内已经存在的,也可能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聚积于有限空间的常见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等,这些都对作业人员构成中毒威胁。
       (4)生物病原体危险
        废置井、污水井、化粪池、沼气池等,其内的各类有害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生物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致病。
        (5)粉尘
        有限空间可能会积攒大量的粉尘(灰尘、锯末等),工人工作期间可能会吸入肺中,导致患上职业病。而且若空气中可燃粉尘超过一定浓度会发生爆炸。
       (6)物理因素危险
       过冷、过热、潮湿的有限空间有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在有限空间时间长了以后,会由于受冻、受热、受潮,致使体力不支。或有限空间内与外界气温温差过大,突然转换环境容易发生疾病。
作业过程危险因素
        有限空间内作业时所用机械设备,若安全防护装置不当而失效或操作失误,运转部件触及人体或设备发生破坏,碎片飞出,都有可能造成机械损伤事故。在具有湿滑的表面的有限空间作业,有导致人员摔伤、磕碰等的危险。如进行人工挖孔桩作业及肥槽作业的事故现场,有坍塌、坠落,造成击伤、埋压的危险。作业现场电气防护装置失效或误操作,电气线路短路、超负荷运行、雷击等等都有可能发生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而造成伤亡事故的危险。
        作业流程危险因素
        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无章可循而盲目作业、操作人员在未明了作业环境情况下贸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误操作生产设备、作业人员未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救护装备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作业管理危险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有关施工(管理)部门没有编制专项施工(作业)方案、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未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缺乏岗前教育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防护装备与设施得不到维护和维修,是造成该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四、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
        1、编制有限空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结合结构特点,和现场施工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有限孔家安全专项方案,并根据事实情况的反馈进行调整。项目必须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在作业中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执行有限空间许可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交底。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内容需包含空间作业场所的名称、作业单位、作业的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监护人、签发的日期及作业时限、作业内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限空间内的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进入有限空间时限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层层可控。
        2、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
       现场除安全带、安全绳、救援三脚架等常规救援设备。还需气体检测仪、手持氧气瓶、正压式长管呼吸机、防爆灯、轴流风机等作业救援设备。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同时按照国家对检测器的计量标准,如JJG693-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等,至少每年将气体检测仪送至专业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检定。
        3、针对有限空间内空气环境的安全措施
        进入有限空间,首先要进行通风,有效的通风能降低易燃气体和蒸气、有毒气体和蒸气的浓度;减少缺氧或富氧的危险情况发生;通风要保证整个空间的气体进行置换,若单纯的在进出口处进行排风,很容易导致有限空间的气体没有进行置换,只是单纯的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流动。同时,通风过后仍然需要进行气体检测,若气体检测不能满足作业的空气质量要求,要继续通风,必要时可输送氧气,但禁止输送纯氧。值得注意的是,若易燃气体浓度过高,或者易燃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泄漏,禁止直接在有限空间里输送空气。应采用惰性气体进行空气置换,考虑施工现场无此设备进行作业,应有限疏散人员,关闭电源,设置警戒线,然后请专门的单位或消费部门进行处理。
        4、针对有限空施工安全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前措施
        采用有限降尘措施,锯末、混凝土凿毛后产生的灰尘均采用大型吸尘器清理,防止在有限空间内堆积粉尘。
        保证有限空间有可靠的逃生出口,出口处无杂物堆积。对于肥槽、人工挖空桩之类的无可靠出口的,应设置稳定的爬梯,或配置三脚架、安全带、安全绳等帮助人员脱落有限空间。
        用电尽量为36V及以下安全电压,若超过安全电压应设置有效接地,防止触电漏电。
        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数量,应根据通风条件进行安排、作业空间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除特殊环境外,禁止一人进入有限空间。进入有限空间也必须设置监护人,监护人在安全地区全程旁站,在作业结束前禁止离开。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具备有限空间作业资格,并应掌握人工急救技能和防护用具、照明、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项目部应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同时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及患有疾病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项目应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且每年不少于一次,建立健康档案。
        有限空间作业要保证充足的照明,作业面上的照度不宜小于50Lx。在施工照明设施完成前需按照临时照明设备设置,照明设备宜采用低于36VLed安全灯。当采用220V电压供电时,应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并应敷设灯具外壳专用接地线。
        危险品禁止进入管廊,氧气乙炔禁止在管廊内使用,焊接也不可采用气体保护设备,若特殊要求则须重点监控,防止中毒、窒息事件发生。
        作业点400m范围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及使用说明,可放置在附近保安值班室。
        有限空间出入口须张贴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有限空间内灭火器禁止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产生二氧化碳的灭火器,宜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卤代烷灭火器,使用灭火器后立即逃离有限空间,防止粉尘吸入或氧气过低造成的窒息。
工作前,有限空间出入口须张贴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出入登记表》,表内表明人员数量、姓名、作业内容、进出时间、通讯间隔、通风时间、是否携带危险品或是否进行动火作业,监督旁站人员姓名。
        (2)有限空间作业中防护措施
        如人工挖孔桩这类有限空间,施工时应做好钎探工作,每次钎探下次开挖土层深度。不可盲目开挖,以避免开挖导致土洞塌陷对人员造成伤害,且可根据探插结果研究可行性分析施工步骤。
        进入有限空间,应携带有毒气体探测仪,根据要求进行限值设定,若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人员立即撤离,然后再调查原因。每小时至少进行一次空气检测,并进行记录。
        禁止施工人员在有限空间进行排泄,若发现排泄物应立即清理。
        进入有限空间必须有人员监护(至少要安排一名),监护人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监护人必须接受良好的关于危险隔离区的监视和紧急救援的教育。(监护者工作内容详见组织机构。)
        施工工作人员每10~15分钟与监护人进行通信,若未进行通信,同时呼叫无反应,则立刻开展救援活动。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及标识,表明有限空间内存在作业人员,其他无关人员禁止靠近。同时有限空间内应仅保持一队人员进行工作,防止多个作业队互相干扰,造成事故发生(如上风口施工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传播到下风口处施工队造成中毒事故)。
        管廊内部保证无可燃物及垃圾,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造成气体中毒;垃圾腐化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员气体中毒。管廊内不堆放任何材料,仅可放置管廊部施工安装时所需要的材料。
        若在有限空间发生意外,优先保证自己的生存,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对工友进行救援,禁止未携带防护救援设备进行救援。
        (3)施工后作业措施
        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应将作业设备、工具和未用完的材料全部带离管廊。并及时封闭作业空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特殊要求的空间可持续进行通风。
        突发情况的撤离,应在出入口标注危险标识,同时写明撤离原因、时间,逃离人员,是否有人员滞留在有限空间内。并在通讯设施向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报告。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禁止私自进行处理。(如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气体,需惰性气体排出,禁止输送空气)。
        冬季有限空间内外温差较大,易引起作业人员感冒、发烧等,作业结束后注意增添衣物,做好保暖。
        五、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施工的重中之重,本着以人为本,生命最重的原则,希望本文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151121163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DB33/707-2008).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