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范煜承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主体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决定建筑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做好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能更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已经成为社会上的重点经济产业,在工程建设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质检技术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改善。

山东和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范煜承    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主体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决定建筑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做好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能更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已经成为社会上的重点经济产业,在工程建设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质检技术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改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日渐提升,在这种快节奏的发展进程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实质效果逐渐弱化,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率上,无法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深入挖掘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科学完善的解决对策并将其落实,对优化建筑主体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以主体工程为基本检测对象,借助现代化检测手段并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对建筑主体结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开展检测工作。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本质是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主要有2种检测形式,即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检测包括主体结构裂缝检测、腐蚀检测等,常规检测主要强调结构参数是否规范。主体结构的专项检测主要针对火灾、切斜、脱落等意外情况出现以后的偏差部位进行检测。另外,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看,检测的属性类别不同,检测对象也存在差异。从建筑类别来看,主体结构检测包含新建工程检测、既有建筑检测、抗震检测和震后检测等。只有充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性,才能确保建筑安全、稳定、耐久。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措施?
        2.1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即一种根据结构外观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对主体结构质量作出分析与判断,如表面是否存在破损、裂缝。接下来,则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对主体结构的规格、外观进行进一步观察,确保结构的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最后,应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材料质量检测应从使用功能检测与见证取样检测两方面入手,水泥、钢筋、混凝土以及掺和剂等,是见证取样检测的主要内容,而防水材料、墙体材料、给排水管道材料等,则是使用功能检测的内容,实际检测环节应从多角度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核实。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外观检测主要依靠主观意识进行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可靠保障。
        2.2明确质量检测要点
        在正式实施质量检测工作之前,应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检测方案,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规划好检测重点、检测流程以及检测范围。在此基础上,应根据相关管理责任制度划分有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等,避免出现问题引发责任纠纷。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向予以明确掌握,如梁柱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梁板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等,应将其规划到重点检测内容的范围之内,而钢筋间距、砂浆、板厚等的质量检测同样不容忽视。若经检测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督促施工人员立即整改,避免对工程后续建设造成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不断趋于复杂化,质量检测工作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质量检测工作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布局等划分检测工作的主次,有计划、有次序、有重点地开展实践工作。
        2.3主体结构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最为基础的一项施工技术,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可以确保主体结构的测量更加精准,准确体现主体结构中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运用测量技术时,注意做好以下工作:①测量人员可通过在各楼层之间预留出的方洞,使用激光经纬仪对主体结构的相关轴线进行测量;②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责任意识,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③在测量主体结构以外的部分时,测量人员要找准控制点,并反复调整测量偏差,确保测量变差在标准要求的范围之内;④在主体结构选择显著位置作为沉降观测点,并加以编号,待完成一层结构的施工后,测量人员要对沉降观测点进行测量,查看沉降是否大于标准要求。
        2.4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提升了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检测单位要与时俱进,加大对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的引进,如楼板测厚仪、混凝土裂缝检测仪等设备。在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查看设备是否存在校准问题,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型检测技术,要测试其合理性,审核通过后才能使用。此外,还要根据新型检测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等,将其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发挥新型检测技术的作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为提高检测效率,检测人员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抽查主体结构质量。在利用抽样检测方法时,要确保足够的抽样数量,如果抽样数量不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需遵循选择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和负载效应相应较大的构件的基本原则。选择的样本数量必须占总数的11%,同时样本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5砂石试验检测
        砂石是建筑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砂石试验检测主要防范粉尘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并提高试验样品的普适性。所以,砂石检测应按照取样检测方法在不同位置取均匀数量的样品,然后在试验过程中控制检测结果的各个影响因素,即可得到相对精准的检测结果。
        2.6注重提升现场人员质量责任意识
        质量是施工单位赖以生存的基石,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施工单位更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现场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在工程开始前,组织人员参与质量教育培训活动,帮助现场人员了解提升施工质量的意义。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以此督促现场人员可以规范施工。最后,施工单位要加强检查各个施工技术的完成情况,严密地监控每个施工环节,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问题,对提升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7混凝土检测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混凝土检测应遵循一次150m3的取样标准,对其强度参数进行检测并存档备查,然后对混凝土的特殊要求进行检测,如抗渗性、抗冻性等参数,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
        2.8钢筋检测
        钢筋的数量、质量、分布、粘结方式等,是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在钢筋混凝土浇筑期间,除了需要做好钢筋入场前的质量抽查,还需要对钢筋的种类、直径等指标进行核实,确保其能满足施工设计标准。此外,应对钢筋结构的位置分布、变形情况进行检测,若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进行调整。
        结语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应明确检测重点、检测方向,并以科学化的检测路径开展实践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55.
[2]刘赣钦.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9(08):27+29.
[3]严济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5):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