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重庆师范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特别是处于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近年来兴起的小学教育全科教师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所以对于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相面的政策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从对于小学教师内涵及背景的理解与认识、浅析了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实施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以及对于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政策的一些建议方面,让大家对于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有一定的了解,更好的推动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字:小学全科教师政策;认识;背景;影响;建议
一、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及背景的理解认识
要对小学全科教师政策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必须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与产生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全科教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能够教授小学全部科目的教师,而是一种发展理念,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小学教师能够以人为本,注重开发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而我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的关怀着、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引导着、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组织者、团队的领导者、教育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与文化的创造者。小学全科教师的的出现有它特定的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小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现实中农村小学的教育出现严重问题,提别是一些较落后的区县师资队伍结构性缺失非常严重,尤其是音体美教师最为短缺,这样就导致了一部分教师的“非专业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国家提出了关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的规划,小学全科教师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弥补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之间的差距,解决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问题,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对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认识与思考
(一)对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实施背景
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比例不合理,对于农村小学主要是语数外的老师,音体美方面的专业老师明显不足,音体美主要是由其他老师兼任,同时生物、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基本不开设,也没有相应的教师能够胜任;其次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愿景、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再次,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一些年轻的知识青年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所以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小学全科教师的优惠政策,让一部分优质青年教师输入农村。最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学的规模不断缩减,同时教师编制也在缩减,分科培养的教师很难适应其他科目的教授,这些都使小学“全科化”,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实施影响
首先在社会巨大就业压力的现状下,人们对于小学全科教师有着更高的职业吸引力;其次缓解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优化农村小学师资结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缩小城乡小学教育差距,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然后推动了一部分优质青年流向农村,改善了农村的年龄结构,为农村小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小学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
其次,虽然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由于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实施,导致一部分学生报考动机过于功利,报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出去以后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对于教师的基本训练缺乏热情,呈现懒散安于现状的情况。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小学全科教师的结构体系还不完善,缺乏对全科教师的专业设计与安排,导致教学实践课程欠整合,内容设置缺乏规范性,多学科技能转化训练不足,能力提升缺乏针对性,农村职业情感不足,价值取向缺乏关怀性,全科实践知识碎片化,理论与实际缺乏密切联系等问题。最后,由于很多学生对于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认知度比较低,到达学校之后,很多同学对于专业限制、学校环境、定向区县、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同学都抱着消极情绪进行学习,也不利于提高小学农村教师队伍的构建。
(三)完善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建议
首先我们应该规范政策主体的执行力,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认知度,完善违约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收束力。只有规范政策主体的执行力,才能更好的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则有利于学生、家长、其他社会人员从多方面多小学全科教师进行了解,更好的帮助孩子或者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提高政策认知度,完善违约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收束力则有利于保障小学全科教师的数量与质量。
其次应该为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加强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的师德教育,让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应该激发他们的教育情怀,让他们把现实的需要转化为内在发展动力,更好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他们德育、智育、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优化公共政策的环境,对于小学教师,提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所以我认为应该通过国家的制度化来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化小学教育全科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让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为大家所熟知,也要让社会对小学教育全科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敬佩,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对于农村小学教育建设的信心,更加坚定我们作为一个小学老师的信念与决心。
参考文献
[1]黄菁菁.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政策实施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01)
[2]王萍.?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困境与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9)
[3]钟琴等.教师专业发展视视域下的师范生免费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3:22
[4]陶青,卢俊勇.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4(6):11
[5]《小学教育学》(第三版)曾文婕、黄甫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