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多元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许佳容
[导读]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行业的进步和改革

         许佳容
         揭阳市榕城区梅云华侨中学 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行业的进步和改革,近些年文化教学不再是各阶段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侧重点,素质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学校和教师也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视起来,文化课程外的艺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而美术作为“五育”之一,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如何让美术课程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是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探索多元化教学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旨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美术;欣赏课程;多元化教学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是初中美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也是围绕这几项内容来开展,传统美术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乏味,并不能真正的将美术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也就无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多元化教学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工具来有效丰富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提升课堂互动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对美术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进而实现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多元化教学符合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这些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其次,多元化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多元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初中美术欣赏课堂,调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兴趣,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创作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与感悟,进而实现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育作用的高效发挥。最后,多元化教学可以促进并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多元教学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自由的展现自我,在师生以及生生之间活跃的互动中可以实现思维的活跃和发散,而且多元化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每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也利于学生个人潜力的激发。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已经逐步正规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关系以及作者创作的心理过程和创作内涵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这也为新时期的美术课程现代化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美术欣赏课程发展进步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置欣赏课程,使得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程中的表现较为懈怠和消极。第二,一些教师经常以自己的审美水平来规范或要求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历和审美能力,这样的美术欣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会对美术欣赏慢慢失去兴趣。第三,还有一些教师的欣赏教学方式单一,而且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在单一的标准模式下,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欣赏,对美术的艺术性、专业性以及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都没有更好的认知,这也给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美术欣赏课堂中的生活气息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古以来,优秀的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大自然的广阔、静谧、怡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各种形态,不论是自然美还是人性美,都等待着被发现和体现。所以,核心素养背景下,要实现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多元化教学,融入生活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将生活元素融入美术欣赏课程也有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更好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比如:在进行中国画作品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美术作品的内容选择校区周边相似的风景地区,然后带领学生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让学生可以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这样也利于学生对作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情感氛围创设和情绪引导,以提升美术作品欣赏质量。
(二)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运用于美术欣赏教学中
         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要感受作品的造型、色彩、肌理、空间等形式特点,还要欣赏作品的绘制材料、技巧方法以及创作风格等,更要透过作品表象感受作品的内涵以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欣赏课程还是比较复杂,有深度的。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受其基础、兴趣以及阅历的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升,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适当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美术欣赏教学中,通过欣赏任务的布置,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图像识读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各种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有其自身的教学作用和价值,是一个十分便捷且实用的辅助教学工具,美术教师要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程中将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充分利用起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上更直观的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结合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认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好的美术欣赏体验。比如:在欣赏中国的古典园林之美时,教师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园林特色图片和视频资料,像苏州园林中的花窗就有上百种形式,园林中的建筑风格、布局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而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很多纪录片将其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进行详细的展示,这些都是教师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优质素材,所以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以实现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美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丰富美术欣赏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多元化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美术欣赏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主题组织一次美术作品赏析活动,或者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化教学、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效运用起来,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多元化,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效培养,进而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48-149.
[2]杨惠婷.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32-133.
[3]王鹤.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