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顺
福建省漳浦第四中学 3632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学生中心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策略,从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合适小组,提高学生能力;开展分层教学,落实个性化理念;应用移动终端,促进课下自学;注重学生自评,促进自我反思五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学生中心;高中地理;高效教学
近年来,时代的发展对现代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地理是高中的重要学科,对于高考成绩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学生中心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各个阶段,以此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相关认知负荷与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作为相关认知负荷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兴趣的激发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教学素材多来自于课本和练习册,自然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也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获取渠道。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教师所能组织的教学素材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表现方法上来说都更加丰富,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农业”这一知识点,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引入《超级工程3》中关于农业的片段,以形象的方法展现中国现代农业的特色。而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在纪录片地观看后,你们对中国的农业有着什么样的新认识,这与你之前的认知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即可以引入具体的农业区位相关知识的教学。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主动性明显更强。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教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落实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为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合适小组,提高学生能力。
随着学生中心理念深入人心,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流行,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虽然在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也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其他学科,地理以地球表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实践探究活动的活动量较大,难度也较高,与单一学生的能力更加不匹配。“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当今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这一方法,以有效提高学生能力,更好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例如在“人口迁移”这一知识点,教师就可以构建“调查身边人口迁移”的作业。在这一作业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人数恰当的小组,让学生先行进行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确定调查的方法和分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小组确定了实地调查和利用微信、QQ等移动社交平台进行调查两种方法。而由于学生数量足够多,所获得的数据较多,调查得出的结论也更加具有代表性。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乡土地理和“人口迁移”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分层教学,落实个性化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而受过去学习经历的影响,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所适合学习的内容也不同。
在工业化时期,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工人为目的,所教学的内容也是统一的,这也就导致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生“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下”的现象,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中心地位的突出的。分层教学是将学生分层,向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任务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落实个性化教学理念。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积极开展分层教学,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水文”这一专题学习中,在知识的教学之后,教师即可以向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其中,第一个层次为直接考查“水文”这一专题知识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主要结合具体的区域考查水文知识,其间也夹杂着与其他模块知识的结合题目,要求大部分学生完成。而第三个层次主要为高考真题,综合性较强,要求优秀学生选择完成,如2019年文综全国卷一37题。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更多难度的题目,以更有效地培养自身能力。这样,通过分层作业的布置,教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所选择,有效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了个性化教学。
四、应用移动终端,促进课下自学。
在现代,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除了课上的学习外,学生课下的自学行为也相当重要,信息化时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学习途径,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有赖于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应用移动终端,以教授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方法,有效促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切实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服务业”这一知识点,在正式的课上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发送学案和相应的微课链接让学生学习。相比传统的文字素材,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线上微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而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智学网等现代作业平台。相比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以软件完成作业,学生不仅能更加方便地获取答案,还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正确率,错误知识点,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复习。这样,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课下的自学能力,切实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五、注重学生自评,促进自我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反思与学习活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而在“学生中心”理念充分得到认可的当下,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以教师为主,无论是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无论是针对实践过程的评价,还是针对作业的评价,学生的参与度都不高。而在现代,教师则需要应用各种方法有效突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反思。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学科日记的任务,让学生就自己近期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明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在日记中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则可以以量表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其中,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主体,但无论是何时,教师都要设置学生评价这一栏目。而针对整节课的评价,教师则可以在教学之后向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或者让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提出自己认为不满意的部分。这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教师有效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有效反思。
综上所述,在如今,学生中心地位的突出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以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能力;以分层教学落实个性化理念;以移动终端促进课下自学;并以学生自评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这样,教师才能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在现代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永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中心论”的实践探讨[J].地理教学,2016(12):41-43.
[2]熊萌.浅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9(01):134-137.
[3]王成栋.浅析人本主义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J].高考,2018(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