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刘其平
[导读] 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围绕培养学生历史思考问题的能力展开

        刘其平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  366100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围绕培养学生历史思考问题的能力展开,帮助学生培养课堂问题意识。刚上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的理解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借助宽领域的学习和深度的思考,对高中历史学习获得一些认识,大部分学生对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更多是在高中历史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入的。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课堂问题意识起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从积极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优化课堂互动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正确思考三个方面,紧紧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意识;教学实践
        历史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始终需要在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历史课堂上积极构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全面思考问题、认真分析及妥善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借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互动效果,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参与兴趣,让学生主动对自己所学提出质疑与讨论,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以便学生能够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一、积极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绝大部分高中新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更多停留在知识点记忆的层次,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课堂问题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方式。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可以从构建问题情境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解《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这一节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期的希腊和中国,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又应该是什么?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够刺激学生的思考状态。当学生在思考这一个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分析两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文明发达程度等因素。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两个国家的各项影响因素的对比,对该问题进行一个系统地思考和讨论,渐渐提升自己的历史问题思考能力。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和认知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课堂互动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伴随着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的作用愈加凸显,教师需要借助师生课堂互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历史问题的探讨中来。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堂的师生互动环节,是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而教师优化课堂互动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讨论,实现学生课堂问题意识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节课时,可以紧紧围绕“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学习。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多的依靠知识讲授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使得学生更多的依靠教师的理解去学习历史学科,而学生自身却始终无法突破自主学习的瓶颈,这使得课堂效果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一个低效水准,而根本原因就在于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大量教学案例证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以更好地投入到历史学习过程中。
        三、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完成从“讲授”到“讲授+倾听+引导”的角色转换。真正做到“教为引,听为辅,学为主”。倾听是历史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可以较为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历史学习真实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突破能力的局限,针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地思考。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时,就可以以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特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同学生对本单元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倾听不同学生的观点,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一个判断。最后,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一个全面深入地总结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学生后续的学习。
        总而言之,不同的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认知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历史教学却是有律可循的。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需要积极构筑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提出疑问,能提出专业的历史问题,然后需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辅导学生针对即定的历史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最后需要在倾听的学生过程中,总结成功经验的教学经验,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课堂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惠萍.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常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2002(02)
        [2]王杏梅.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J].文教资料,2016(12):193-194+182.


本文系 福建省三明市2019年常规课题:新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树立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YKT-19053)的研究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