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榕湖小学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组织有序、知识讲解精准透彻、课堂互动良好、教学目标高质量达成的一种基本教学状态。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本文将结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现状、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讨论。还希望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师同行提供有益的教学经验借鉴和思路启发。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的共识。也只有积极地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才能不断地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化的分析和解决,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有效地适应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大幅度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认识,全面地重视起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并积极地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查找漏洞、补足短板,真正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化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总结如下。其一,被动灌输。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现状来看,部分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如往往在知识的讲解和阐释中采用口授法+板书的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被动式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使得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好奇心、学习活力和参与积极性没有被有效地激发,自然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导致教学效益不够高。其二,大水漫灌。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部分语文教师一般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无差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使得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对应的内容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譬如,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教师设置的目标难度系数过大,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感觉到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毫无挑战性。这种现状的存在使得课堂两极分化现象愈发突出,自然不利于语文教师协调一致地开展教学。其三,兴趣低下。学生是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有着浓厚的兴趣,会对学生在课堂的知识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但是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相对单一和固化,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自然会影响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以上就是当前影响和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总体效能提高的瓶颈因素,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结合这些突出的问题,认真的分析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实现教学效能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意义所在
新课改背景下积极地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总结如下。其一,优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运用单一、教学方法运用固化、课堂组织无序等问题,而通过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和研究,有效地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积极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和优化,自然可以不断地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板块。其二,助力学科素养培养。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是否得到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而通过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并积极地在教学中全面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一步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较好发展和提升。其三,助力教师综合执教能力提升。通过积极地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摸索有效教学的经验规律,并积极地总结有效地教法和学法,不断地改变教学思路、教学组织形态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自然可以助力小学语文教师综合执教能力的提升。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积极改变被动灌输,有效引入合作学习
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积极地改变以往那种被动式、填鸭式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并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合理的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以不断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实施,进而促进教学效能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草原》文章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合理的为学生设计阅读学习问题,如文章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蒙汉情深”?景物描写中联想有什么作用?等,引导班级学生3~5人为一个小组,对该节课的阅读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放下拘束,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效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全面的融入到课堂的讨论之中,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强化对课堂秩序的维护,并引导学生在讨论结束之后进行讨论成果的分享,继而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实现有效教学。
(二)全面注重因材施教,有效开展分层教学
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在新课改教学方向的指引下,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有效地兼顾到班级不同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积极地开展分层化教学,进而较好的满足学生在课堂差异化的学习需要,助力每个学生的较好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学习《丁香结》文章内容时,教师要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像不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学习最近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情况等,进行精准化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层,精准的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如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对基础生字的学习,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性开展仿写,并在具体的教学中给予及时化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继而在分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都能有所得。
(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强化兴趣激发
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重视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并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断地强化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让学生以兴趣为驱动力更为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相应的语文知识内容,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如可以将班级学生按照特质互补的原则进行活动小组的划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精准和带有感情的朗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进行登台朗诵,并让其他学生对台上学生朗诵的情况进行评比,这样依次开展比赛,在比赛活动中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该节课的诗歌内容,实现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理解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地重视起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同行,不断地探索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和有效方法,并在具体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积极改变被动灌输,有效引入合作学习;全面注重因材施教,有效开展分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强化兴趣激发等,进一步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来补足语文课堂教学短板和漏洞,进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和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高质量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永生.探析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亚太教育,2019(12):112-113.
[2]刘雅娟.新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4.
[3]朱月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9(0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