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婷芸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315600
摘要:小学六年级是连接小学与初中的关键一年,也是进行数学基础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对于该阶段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实现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得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课堂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六年级的课程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剧了课堂学习的乏味性,使学生对于数学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由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对中学阶段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获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设置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发育还未完全发展成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渴望的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与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情境,建立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及自我学习中,感受课堂的主体地位,运用数学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高效课堂的良好构建。例如:在进行《百分数(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的情境,如:国庆节各个商家都推出了一些促销活动,例如: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然后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动手操作、计算,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规律。然后教师进行本节课内容的讲解,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出示生活中关于打折的问题,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如: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的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深入开展互动教学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互动教学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重要的前提。由于小学高年的学生具有特殊的年龄特征,教师应该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心里特征,结合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互动交流中,使教学的活动顺利的开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激情导入,教师对学生说出:看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老师原来的之前班级中的那群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他们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踢毽子……真是各式各样,为了知道喜欢各种项目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大家请看(出示小黑板:表格出示数据):喜欢乒乓球的12人,足球的8人,跳绳的6人,踢毽子5人,其他9人。并对学生说出:课前,老师就要求大家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小组绘制统计图,相信大家一定完成的非常的出色,那现在就进入我们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的成果展示。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绘制好的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比较两种统计图,选出最合适的一种。生:条形统计图。
师: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更清楚,老师也绘制了一幅条形统计图(出示教学图片:条形统计图)。师小结: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数量的多少。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还特意仔细地算了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小黑板出示示表格第三行数据:乒乓球占百分比为30%,足球的20%,跳绳的12.5%,踢毽子15%,其他22.5%。师:大家看看,第三行的数据我们的条形统计图能很直观地表示出来吗?生:不能。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的统计图(出示扇形统计图),它的名字叫——扇形统计图。(板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个扇形统计图就是根据黑板上的数据绘制成的。然后进行扇形统计图的相关内容的讲解。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消除了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育的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在逐渐应用于教学中,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从而构建了丰富多彩的高效课堂。由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头脑中并没有形成形象的思维,面对抽象的教学知识,会遇到各种认知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中丰富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为学生树立生动形象的教学知识,实现化难为易的效果,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真正的掌握教学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中“圆锥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时,①教师首先为学生进行“魔术”导入,引出课题。教师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外壳套住一个圆锥,并说出:这是一个圆柱,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回答。②教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遮住(边说边演示)。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接着让学生回答。③教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教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教师:像你们说的一样吗?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圆锥实物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师:观察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移走实物的模样,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教师:这样的图形叫圆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们知道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圆锥及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出示的对照图形和模型观察。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哪是圆锥的底面,哪是圆锥的侧面。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大家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同桌之间共同探讨。对于怎样画圆锥的平面图呢?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示范: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边是虚线,然后画出它的底面,底面要画成椭圆的,最后标出顶点、底面、圆心、底面半径r。然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的示范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对于认识圆锥的高。教师借助多媒体中的3D效果为学生展示:圆锥的高就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对于测量圆锥的高。教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圆锥的里面,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同样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测量过程,教师叙述:①把圆锥的底面放平。②用一块木板水平的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同桌相互配合,动手测量手中圆锥的高。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动态化、生活化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教材的知识点,突破了学习的障碍,有效的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课堂中,只有设置生活化的情境,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深入开展互动教学;并通过巧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任得祎.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7(31):92-93.
[2]白红珍.试论素质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对策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