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大肠息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刘凤
[导读]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大肠息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刘凤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庆市北碚区  400700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大肠息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80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基于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精细化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创口出血、肠壁穿孔、肠胀气、感染)发生率5.0%小于对照组27.5%(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预后,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肠息肉;精细化护理;常规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
        大肠息肉属于人体肠腔内粘膜表面上出现隆起性病变,并伴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若任由疾病自由发展,则有很高几率形成结肠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时发现患者的病变组织,及时采用有效方案切除大肠息肉,不仅可及时治疗患者疾病,还可有效降低结肠癌风险。大肠息肉摘除术是临床常用手术,也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微创疗法,可借助肠镜定位病变组织,可提高病变部位的切除有效率,可控制病情继续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80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基于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患者的大肠息肉均被临床确诊,息肉数量不超过五个;ASA分级是Ⅰ-Ⅲ级;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手术禁忌证;术前服用止痛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血液高凝;不配合研究患者。观察组有男28例、有女12例,年龄均值是(54.78±8.71)岁。对照组有男26例、有女14例,年龄均值是(54.92±8.80)岁。
        1.2方法
        观察组(精细化护理):(1)术前教育:术前护士需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于疾病、手术的想法与问题,结合患者实际表现,耐心诚恳的进行解答,如明确告知大肠息肉的形成原因,发展到终末期后造成的风险,手术切除的必要性,手术的安全性与微创性,缓解患者因过分担忧等原因导致的不良情绪。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负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医保、保险),详细阐述报销方法,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促使患者全面配合手术。(2)胃肠道准备,指导患者术前从午夜时开始禁食,晚上十二点给予35g硫酸镁口服,并给予1000ml-2000ml温水饮用清洁肠道。(3)术后康复:在患者术后6h,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在病床翻身,控制翻身力度,2h/次。术后一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伸展、屈屈伸、内旋等活动,一天4-5次,若患者情况准许,指导患者下床进行小幅度活动,活动时间不宜太长,活动以慢走为主。术后2d,在术后1d的基础上进行腰背叩击活动与脐周按摩,但需控制活动量,直到患者病情彻底稳定,可自由活动。(4)并发症预防:术后还需积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腹痛、出血等异常现象,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则需立刻上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指导患者术后7d内不可过分劳累、情绪激动,预防腹压增加,加重生理不适,诱发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常规护理):辅助患者完成相关准备,并在患者术后做好复苏护理、病情监测以及用药指导。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创口出血、肠壁穿孔、肠胀气、感染)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一74量表[1]评估,从社会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四项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创口出血、肠壁穿孔、肠胀气、感染)发生率5.0%小于对照组27.5%(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消除患者康复期间应激因素,提高患者康复期间安全性,最大程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现代化护理服务[2]。这种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详细了解大肠息肉这一疾病,可明确疾病的发展原因,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实际护理需求;还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详细掌握精细化护理这一护理理念与护理技能,能够基于理念与技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大肠息肉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充分发挥护理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3]。但想要顺利实施精细化护理,还需全面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理念,促使护理人员明白“白衣天使”的真正职责,促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重担,坚定自己的信仰,结合所在科室情况以及自己原有综合能力,积极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积极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获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5]。
        由上可知,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进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预后情况与生活质量水平,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晓娟.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94.
[2]黄丽.强化术后护理在内镜下切除胃结肠息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4):27-29.
[3]陈重.浅析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切除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45-146.
[4]曲琳琳.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切除的术后护理要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21):227.
[5]李井娜,杨军,常蕊, 等.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对内镜下胃及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短期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7,12(11):1695-1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