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梁佶玮
[导读] 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降低其并发症率与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效果。
        梁佶玮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降低其并发症率与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率,并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并发症;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多数为危重患者,该类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危险性高,在患者治疗期间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确保良好的病情监护质量,从而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帮助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通过开展护理流程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业务流程,确保患者获得最为理想的护理服务,避免诱发护患纠纷[1]。以下将分析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预防并发症发生和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本院 ICU 的70机械通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2~74岁,均值为(52.3±0.6)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31~75岁,均值为(52.4±0.5)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即加强ICU病房的清洁护理,确保患者住院期间衣物整洁及平整,并为患者提供会阴部以及口腔等清洁护理,加强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对于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医生并配合处理;观察组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1)临床护理路径:明确患者的护理流程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即基础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导管管理、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严格参照临床路径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确定护理时间护理人员、频率、护理操作方式和具体班次等。在护理中需要严格遵循该表单内容,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针对未完成的护理项目需分析原因,并提出优化改善措施;(2)再造流程护理:明确再造流程中包括三个层面,即环境安排、抢救以及人员配置。对于当班护士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确保高低年资护理人员能够合理搭配,从而发挥教学和实践的协同作用。充分结合患者实际病种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抢救设备、救护车和相关药物等进行合理安置,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迅速的抢救。针对ICU患者疾病抢救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明确药品、物品准备以及医护人员协作;(3)护理质量监控:组件质量监控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由主管护师作为小组成员,在临床护理路径和护理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ICU护理管理的实际流程。每班护士需要执行该护理流程,并对护理实施过程详细记录,同时定期就护理工作总结进行汇报,由质量监控小组结合量化指标对于护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优化建议,对于护理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
1.3评价标准
        (1)统计2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的相关并发症,如气道糜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声门水肿以及气管坏死等。(2)应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关于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分值为0~100分;并统计2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P<0.05。
表1 2组并发症率对比[n(%)]
 

 
        
3讨论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在其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声门水肿、气管坏死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和机械通气效果,所以还需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是适应现代化护理工作应运而生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中包含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流程再造以及护理质量监控。通过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确保护理服务的程序性、计划性以及简洁性,从而缓解护理工作的压力,并提升护理质量和效率[2]-[3]。通过进行护理流程再造,能够确保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良好的可控性,从而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通过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可明确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所以可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本次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与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ICU内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率,并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成琼.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作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9,25(32):154.
[2]李常荣.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5):108-109.
[3]王继敏,段晓玲.优化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