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玲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该社区2019年1—12月间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能力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作用
引言
糖尿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就是血糖升高,其病程较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均有可能造成损害。糖尿病患者发病后一般需要终身服用药物,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不能按照医嘱服用药物、规范饮食和合理运动,其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而有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良好护理方案的运用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因此就应该对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近年来,针对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社区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纳入标准:①符合WT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脑卒中及严重躯体性疾病者。其中观察组男∶女=27∶24;年龄54~73岁,平均年龄(62.98±2.5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38±1.63)年;Ⅰ型糖尿病患者8例,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对照组组男∶女=26∶25;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3.23±2.81)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67±1.74)年Ⅰ型糖尿病患者7例,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嘱咐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并告知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发症和相关注意事项,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适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1.2.2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构建社区护理团队
团队成员由1名内分泌专科医生、1名全科医生和2名全科护士组成。
1.2.2.2用药干预
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的使用药物,让患者知道擅自停药或者是更改药物剂量的害处,告知患者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感则应该立即就医,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该告知患者在外出时应该随身携带饼干和糖果,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1.2.2.3心理干预
社区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接受药物治疗,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我们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耐心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健康、积极地心态。同时,也针对个体患病情况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危害、预防与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等相关知识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教育,让患者逐渐接受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让患者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1.2.2.4饮食干预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一个重要的护理内容,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指数、年龄等多项指标构建科学的饮食结构,主要以低糖、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多进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确保休息状态下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55%、15%和30%左右。尽可能指导患者用家中的器皿对食物进行称量,以达到更精确的食物换算,以便更好的控制饮食。同时,让患者戒烟戒酒。
1.2.2.5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和家属应该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干净与整洁,应该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萝等绿色植物与花草,并保证室内光线柔和,将温湿度均控制在一个相对理想的范围内。同时有条件的也建议利用现代化小家电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和灭菌,勤更换床单与被褥,并让患者以宽松、舒适的衣物为主,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特别是鞋、袜。
1.2.2.6血糖自我监测干预
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及家属知道血糖自我监测的重要性、方法与注意事项,让其知道如何进行结果判断。血糖稳定的患者应该每周监测血糖1~2次;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则应该每天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结果进行详细和客观的记录,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在此基础上告知患者自我评估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与风险,如果其有出现各种并发症的趋势则应该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及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防治。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导致糖尿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胰岛素缺乏所引起的脂肪、蛋白质和糖代谢紊乱以及进一步引起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佳,并不能按照医嘱接受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应该通过有效护理方法的运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住院治疗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社区疗养和家庭康复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医院—社区—家庭多层面、广覆盖以护理干预为主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个体、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病情以及不同时期给予其系统性、针对性多维度护理干预,通过提高认识、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加强自我监测等方式,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实践效果明显。
该次研究显示,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能力更强(P<0.05)。分析原因在于社区护理干预重点在于个性化,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进护理措施,同时,让患者掌握有关于疾病、治疗、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规范其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进行合理的运动,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将血糖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结束语
总之,在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社区护理干预的运用,减少了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了其健康行为,改善了其心理状态,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丽华.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7-8.
[2]赵靓,.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控制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6):607-609.
[3]李雪梅.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S2):335-337.
[4]王朝.强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作用[J].人人健康,2019(23):242.
[5]贾艳.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