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范伶辉
[导读] 在幼儿学前教育过程中必须逐步提升从小培养低龄幼儿优良行为习惯的教学意识,认识到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提升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机。为此,幼儿教师必须提升自己教学的水平并结合家长的配合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一个文明化的为人处世风格。行为习惯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终将要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设计内容,幼儿教师也必须追随这个大潮流进行新一轮的教学实践改革。

十堰市郧西县中心幼儿园  范伶辉    442616

摘要:在幼儿学前教育过程中必须逐步提升从小培养低龄幼儿优良行为习惯的教学意识,认识到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提升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机。为此,幼儿教师必须提升自己教学的水平并结合家长的配合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一个文明化的为人处世风格。行为习惯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终将要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设计内容,幼儿教师也必须追随这个大潮流进行新一轮的教学实践改革。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培养
        引言: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一个人的影响意义重大社会各方面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对现在的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十分有必要,进而通过问题的分析,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这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来进行专业化行为习惯教育,对于提高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培养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重要性分析
        生活、学习、工作都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支撑,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新时期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不可操之过急,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千锤百炼、强化渗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忽略幼儿的身心快乐成长,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龄前儿童快乐成长的不二法门。
        二、行为习惯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人才教育的国家,但在我国整体教育结构中,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的提高其发展年限还是比较少的,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不足,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教育主要还是延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或者是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但随着我国逐步迈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对高端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素质的人才的形成学前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就对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各方面都应深刻考虑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对现有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
        三、培养良好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爱玩、探索欲强、好奇心重的特性,采取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新时期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一家人都以其为中心,很容易让幼儿养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私的性格,在幼儿园中和其他幼儿相处时更加显著,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因此,以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但迎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调节教学气氛,让教学活动变得轻松、有趣,幼儿之间平等尊重,不容易引起争端。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猜字谜游戏,将幼儿分成不同小组,设立组长,每个小组为其他小组出字谜,根据猜出字谜数量多少、速度快慢,整合顺序,评选出优胜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一游戏活动不但增强幼儿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活跃气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组织游戏活动后,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循环渐进,帮助幼儿更深层次的理解团队合作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二)在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发挥思想意识的作用
        思想意识对于行为表现有决定性作用,培养正确的幼儿行为习惯之前,首先要正确的引导幼儿的思想意识,产生对事物的正确看法,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以劳动意识为例,社会中不会发生不劳而获的事情,劳动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想价值观念。所以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时幼儿重要,当前家庭教育中,因幼儿大多受到家长的过分宠爱,导致劳动意识和行为能力欠缺。学前教育工作中应注重对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例如幼儿摆弄玩具之后,将有序的玩具摆至杂乱,这是教师应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玩具,让室内环境井然有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和鼓励幼儿摆好自己的餐桌椅,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儿童指导劳动才能有所回报,自己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帮助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在行为习惯过程中加强卫生习惯的教学内容
        卫生习惯关乎个人健康,也会影响人的社交,所以在儿童阶段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重要的。学前幼儿处于对事物强烈好奇的年龄阶段,喜欢用触觉等认识事物,所以看到新鲜的东西,幼儿喜欢摸、喜欢玩,这增加了细菌的接触量,如果感染致病菌,可能导致生病。所以,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师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有效的引导措施以帮助幼儿形成基本的自我卫生习惯。比如午饭开始之前,幼儿即便很饿,教师也需要求他们洗完手才能吃饭,生活中将这一点作为硬性要求,使幼儿形成习惯,那么在以后的饭前环节,幼儿自然会想到需要洗手,将其作为一个必要的环节实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保持。或者,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吃完瓜果零食后,很有可能将废弃物随手扔掉,这是教师也要加以充分引导,叮嘱幼儿将剩下的废弃物扔进对应的垃圾桶,并通过奖励的形式,提高幼儿保持这一良好习惯的积极性,这也能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相监督和学习的氛围,促使所有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承担了更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使得未成年时期的生活更为快乐,但是成年以后,他们在行为处事中会面临相应的压力,这需要在幼儿使其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为他们的更好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依据幼儿教育自身特点,对于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在未来,会更多地实施幼儿行为习惯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韩琳.启蒙教育下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36):159-160.
[2]李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初探[J].科幻画报,2020(09):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