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有效性管理策略浅谈 付斌斌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付斌斌
[导读] 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学生工作管理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可以说信息技术能够对学生工作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三中学  付斌斌    152300

摘要: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学生工作管理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可以说信息技术能够对学生工作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学生;有效性;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青年,培养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也正是这一时期,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的。
        1.管理制度的确立
        应该确立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建设一个具有一定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新媒体信息文化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流过程,它独有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它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只有对新媒体信息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监测才能将新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新媒体产生的信息应该做到实时监测和筛选,对于不良信息内容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新媒体信息平台的交流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掌握网络政治思想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争取为广大受众群体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正能量且能大力弘扬正确的三观的信息平台。
        2.帮助学生合理设定目标并正确归因
        目标有弹性,心理有韧性。所有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但现实不能让每个人都如愿以偿。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合理设定目标,“给自己定目标,给自己留后路”,目标实现了固然高兴,若目标不能实现,也还有别的路径可走。很多时候,我们都热衷于给孩子们定目标,目标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但当设定的目标太过单一时,孩子就容易走进死胡同,不能接受自己失败。很多悲剧也因此而产生。因此,弹性的、多元的目标会让学生的心理更具有韧性。对学习成败的正确归因也有助于提高心理韧性。研究表明,人们常常将个体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因素。若学生将成功归于内部因素,认为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达成的,那么个体就会产生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提醒自己继续努力;若将成功归于任务难度和运气这样的外部因素,个体就会产生侥幸心理。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天赋不高,能力不足,就会越来越丢失信心,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内部可控因素,以平常心对待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3.实现德育实践目标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使学生在准军事化管理中体验道德标准,把道德标准内化于心;在准军事化管理中践行道德标准,把道德标准外化于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表现在:通过军事训练课、德育课堂、专题教育和各项规章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行事习惯、纪律约束习惯、社会公德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听从指挥习惯内化于心。通过升旗仪式、军事训练、体育活动、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考核等实践活动,把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美化生活空间、团结协作、艰苦朴素等优良品德外化于行。


在队列训练、内务整理过程中体验整齐划一之美,在军事训练和体育活动中实现增强体质和健康之美。
        4.创新多元化管理模式与手段
        在管理工作实施中,管理人员应创新以往统一化管理模式,切实深入学生实际生活及学习当中,掌握其心理与思想动态,了解其个性化特征及不同条件,进而更好地改革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下,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更为广泛,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及沟通不再是传统单一化的面对面交流互动,而是借助当下主流的微博、微信及QQ等平台,达到无话不谈的效果。学校管理人员可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及特征,创建学生管理群,同时管理人员应掌握学生电话号码及微信账号,从而以微信为依托对每名学生实施定期回访与交流,掌握其学习及生活现状,对存在生活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可积极引导,最大程度帮助其解决各类问题。另外,管理工作者还可在管理微信群当中组织活动,呼吁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还可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在丰富学生课下生活的同时,全面了解与掌握大学生当下学习心态及生活态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管理工作。
        5.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学生有效时间管理评价与监控的体系。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能力。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普及元认知策略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主动制订学习时间管理计划表,并进行每日总结反思。班会课开展自评、互评和时间管理经验与技巧交流。班主任利用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外部监控,对关键指标缺失的自评表进行补充完善,对评分较低的学生查明缘由,做好记录并安排专业指导。学校形成了“自评”“互评”与“外控”相结合的有效时间管理监督体系与改良渠道。实施基于自主管理的学习方案。学校着手打造基于自主管理的学习体系,简化常规检查流程,严格控制作业量,细致把握常规环节,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期待不清、竞争意识不强的学生,班主任和居家学习管理平台的老师分批次进行了指导,并重点监督,把自我管理当成常规素养进行培训和监管,让自我管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正是学校倡导有效时间管理的题中之义。
        6.用信息技术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班级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彻底落实。为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在信息化视野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其他优秀班级管理模式的相关资料,以此为参考制订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另外,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为避免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长期跟踪和积极评价,让学生明确自身责任,并将责任意识内化为班级文化,共同推进班级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时代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及创新,在初中生管理层面,管理工作者应摒弃陈旧的管理思维与观念,更新管理手段与模式,推动管理工作质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亚妹.班级管理中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2]朱国阳,董雪林,熊志翔,等.初中生体质健康分层管理与促进的策略研究[J].体育师友,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