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探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袁海辉
[导读] 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湖南省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  袁海辉

摘要: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多途径 培养
        小学数学是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反之亦然。那么,该如何多途径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以师爱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关心和照顾,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后进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后进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还是可以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这样持之以恒,后进生就会慢慢进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其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注重情境,教学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轻松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切合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
        1、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真化的语言感染学生。如课题的设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人文化和生活化”的角度去提示。学习“时分的认识”变成“我家的小闹钟”;学习“人民币”变成“我和妈妈逛超市”等等。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对小学生而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利用现实的内容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兴趣
        1、动手操作实践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掌握。
        2、开展游戏竞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融为一体。竞赛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甚为强烈。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唤起学生的内驱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当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3、各抒己见提高效率
        数学课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牢牢掌握知识。
        4、教师语言感染
        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中,通过课堂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娴熟的动作,欢乐的表情,庄重的姿态,把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愉快、幸福、期望的感情,并由此产生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愿学爱学能学好的心理向往,并产生爱师亲师的行动。以自己的心呼唤学生的心,必然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愉快的享受,老师的和蔼可亲就必然成为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师的人格魅力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师资师表,要大方得体,不仅是课堂,在课外也能展现出教师的风采,才能让学生把老师当做自己的榜样,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声像并茂的多种信息功能,能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能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恰当地使用课件,能再现生活实际,使学生直接闻其声、临其境,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多媒体,把教材中静止的图片转变成动态的画面,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生非常投入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动态画面还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善于多途径多渠道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的知识与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小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发现探索知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求,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爱学,从而自觉地搞好小学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新知.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1).?
[2]曾志强.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J]. 时代教育,2018(3).
[3]李小斌.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