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到“旁观者”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徐丽
[导读] 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够考虑到儿童顺利进行户外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还能在该自主游戏活动中培育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非常丰富的户外器材,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上,让游戏材料吸引幼儿的兴趣?如何充分挖掘器材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呢?等等,都是我们教

无锡市南站中心幼儿园  徐丽  2020.12

【摘要】: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够考虑到儿童顺利进行户外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还能在该自主游戏活动中培育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非常丰富的户外器材,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上,让游戏材料吸引幼儿的兴趣?如何充分挖掘器材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呢?等等,都是我们教师遇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以“一物多玩”作为自主游戏活动的重点,通过“一物多玩”来促使儿童有意参予活动的自主性,从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到“旁观者”,更进一步挖掘出活动器材的教育价值,本文就
一物多玩为切入点,探索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推动十三五课题游戏化、特色化的发展,真正促进儿童的快乐成长。
【关键词】自主游戏、引导者、旁观者、一物多玩
        一、解放双手,让孩子去搏。
        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模仿与被模仿之间,相互学习,从而获得自信心。有了这两者的基础性以后,我们老师就要做一个“旁观者”,让儿童自己去玩,给他们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去创造“一物多玩”在冒险乐园自主游戏中,儿童在扮演小士兵,在玩同轮胎宝宝做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儿童奇特地想出了一人独自坐在轮胎里,另一儿童拉着他向前走的游戏玩法;有的儿童把轮胎一个个堆成一座小高山,堆好后,他们快乐地爬起了轮胎山争夺小红旗的游戏;有的儿童把轮胎放成一定的图形进行跳跃练习;有的儿童把一个个轮胎竖起来,当成山洞进行钻爬练习等等。孩子们在与轮胎的游戏中,越玩越有创意,越玩越有趣味性。在玩快乐骑行自主游戏中,孩子们骑着自行车,有的玩绕着圈骑行,有的套在一起玩“呼拉圈”、开火车、刷卡、小鱼游等,他们创造性地玩出了新花样,造型之新颖、有趣,是我们难以所及的。
        慢慢地,在自主游戏探索中,孩子们与玩具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每件玩具不再是单一的活动器械,而成了儿童参予各项活动的一把把钥匙,孩子们的词语表达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种技能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并在不断尝试获得成功的同时,其自信心也得以增强。
        二、解放大脑,让孩子去想
        当代创造学奠基者美国奥斯本明确提出: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特训。在幼儿园,我也试图借助于这种玩法,明确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自由探究,转入思维的区域内,从而转化成新思维新思路,可以促进孩子快速思考,激发孩子原始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大声地说出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性。就如我给孩子们提供了瓶子若干,孩子们看到瓶子后,异常兴奋、跃跃欲试活跃。他们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滚,有的用瓶子摆成各种图形,练习跳跃、跨跳,还有的把瓶子当成了打保龄球,他们把瓶子一一摆放成打保龄球的轮廓,然后用一个大皮球滚过去,比一比谁的瓶子倒的最多谁就赢。玩出了新花样。


在这个基本上,我又向孩子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启发孩子们共同合作进行游戏,男孩子找来木棒把瓶子当球,在玩打棒球的游戏,女孩子把瓶子摆成一排,在上面练习平衡,同时我还把瓶子做成了一些玩具,如:拖拉玩具、梅花桩等,一个小小的废旧的饮料瓶子,在孩子的手中变得有生命、有趣,唤起了儿童更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他们的聪明才智中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
        三、解放空间,让孩子去玩。
        1.有材有料 玩中乐
        “一物多玩”顾名思义,要有“物”才能“玩”。“物”即幼儿玩自主游戏的必备材料,它可以是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购买的,但必需是安全及能激起儿童浓厚兴趣的东西。因此,发动家长资源收集生活中的材料,让材料充分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性和活动的积极性。
将日常收集的废旧材料分类装进各个纸盒箱里,比如矿泉水瓶、牛奶箱、蛋糕盒盖、光碟、薯片罐、纸卷芯等等。孩子们看到了,马上突发奇想,有的说像望远镜,有的说像城堡,又有的说……于是这些废旧材料,在孩子们的自主游戏中,变成了一件件好玩的玩具,孩子们沉浸在在户外自主游戏中。
        2.自由自在 玩中思
        大家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多给孩子们一点自由的空间”,那么,怎么来给?我们或许是理解了,但实际上教学活动中做着做着,不经意间又转变成了一种灌输式。老师是“主导者”,孩子们在学。这些曾一度让我们很无可奈何,不解如何是好。如今我总算重新悟到了这样一个如此简单却实用的方法,那就是教师尽可能退后做一个“旁观者”,孩子们尽可能地走在前面。正是这种有效的方法,使儿童在一些游戏活动中有了相对的自由空间,得以顺利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试问一下,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喋喋不休地讲解做引导,儿童还能产生这样浓厚的兴趣和独立自主学习的热情吗?教师往后退一步,做“旁观者”,则孩子们的自由空间自然就解放出来了,学习也自然多一份主动。事实上,无论学习何种内容,孩子们都可找到自主发挥的位置,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只是许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点。有意无意地让“主导者”多占了空间,而压缩了本该属于幼儿的空间。如此,幼儿的自主学习也自然成为了一句空话。
        在自主游戏的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扮演一个“旁观者”“主导者”,在一个个有趣的气氛中展开着精彩的游戏活动。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之所以不敢放开双手让儿童自主去学习,除了传统观念、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外,最重要的是对儿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心,不确信儿童能在老师放手的情况下,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其实这种担忧是没必要的。实践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个儿童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一种自我学习的发展潜力。不是吗?你瞧,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都证明了他们独有的能力,我们要相信幼儿自己的愿望与学习潜力。
        化“主导者”为“旁观者”,把游戏的主动权交到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孩子的创造力才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自主游戏的“一物多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发现了孩子们的激情与敢于挑战的精神。我们要欣赏孩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地玩转户外自主游戏,享受自主游戏的乐趣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