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袁方彬
[导读] 在现代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导向,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在学科学习当中获取到全面和综合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该重视的。所以,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有效培养。这样可以让化学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当中落实到位,让学生获取到更多。

芜湖市第四十一中学   袁方彬 

摘要:在现代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导向,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在学科学习当中获取到全面和综合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该重视的。所以,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有效培养。这样可以让化学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当中落实到位,让学生获取到更多。
关键词: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初中化学;培养
        前言:在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当中,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培养的过程当中,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是变化和运动的,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遵循特定规律。在化学变化时可以促使新物质生成,实现能量转化。化学变化也是存在速率、限定的,是可调控的,让学生对化学变化实现动态和多角度的分析,并能够利用化学变化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加强在此方面的培养,让理想的教育效果得以实现。
        一、构建知识框架,实现素养培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从初三才开始对化学学科进行学习,所以对学科知识是比较陌生的[1]。再加上化学知识本身就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是对微观物质进行研究,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逻辑和知识混乱。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首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对知识框架进行搭建,有助于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有效培养。例如,在讲解“自然界的水”的过程当中,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先准备好两杯水,一杯浑水、一杯白水,让学生进行观察。在这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生活中我们是否可以离开水呢?让学生阐述出水是人的生命之源,脱离水人类无法存活。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生产、工业污染让学生懂得在当前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紧张的,应该将浑水还原成干净的水,实现水的净化。使得学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投入到水净化的研究当中,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
        二、实行对比归纳,实现素养培养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为了更好的带动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不断生成,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和归纳,让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举例出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木炭、蜂窝煤等,让学生对c元素进行确定。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举例在实际生活当中C元素所构成的物质,如用C元素构成的切割刀可以切割玻璃让学生产生质疑。


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借助电子白板来对C60、石墨、金刚石结构图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尝试着对比归纳,让学生对规律进行总结,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找寻到原子排列上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用途和性质的不同。让学生对C元素产生更加深刻的研究,感受到物质的变化和新物质的生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学科当中的平衡与变化。
        三、推动自主实验,实现素养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大部分的知识和规律都是在实验当中不断总结得出的[2]。所以,为了实现对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有效培养,教师也应该推动学生投入到自主实验当中,让学生找寻到更多的知识规律。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已经获取到一定的知识累积,可以得到由于C元素中原子数目并不相同,分子结构也不同,两者之间在性质方面会存在不同之处。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实验探究当中,让学生以自主实验的方式对产生气体进行检验,让学生得到人在呼吸当中呼出的为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则是尚未完全燃烧而生成的一种气体是有害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效运用,比如光合作用等。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真正的提高。
        四、密切结合生活,实现素养培养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真正的做到化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带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3]。例如,在讲解空气传播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在分析空气气体构成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到实际生活当中的空气,没有空气人类无法生存,对各种气体进行引入,让学生懂得空气当中各个气体的比例。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让学生探究实际生活当中有些地方空气含氧量未达到呼吸要求时怎样才能获取到氧气呢?让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联系到水电制取、电解水操作等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物质的变化、平衡,借助化学思维和知识来对实际融合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在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方面得到树立。
        结论: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初中教师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加强对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得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带动学生获取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主要可以从构建知识框架、实行对比归纳、推动自主实验、密切结合生活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以真正的实现,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春丽. 浅谈以探究性实验促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77+79.
[2]林丹. 核心素养呼唤作业变革——以初中化学学科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20,(12):25-27+60.
[3]李宝乾.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