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1期   作者:申冬
[导读] 在中国不断繁荣昌盛的过程中,工民建筑工程迅速发展,
        申冬
        陕西煤化建设设计有限公司     727000

        摘要:在中国不断繁荣昌盛的过程中,工民建筑工程迅速发展,工民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推动中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工民建筑工程的开展中,结构工程设计发挥关键作用。确保结构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相关设计
        
        
        前言: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得工民建筑逐渐增多,而砼结构作为工民建筑结构的关键形式,对确保工民建筑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居住环境的安全,对工民建筑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结构设计是砼工程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始终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为此,文章详细分析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1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1合理性
        在设计初期,工民建筑方案,为了保证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建筑结构提出基本要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由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来直接决定。在刚开始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全面性分析工民建筑工程结构特点,对实际施工中工程的地质特点以及工程的情况进行研究,进而来保证工民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让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其相符,从而满足国家建筑物的质量标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在工民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应全面了解建筑周围的地质情况,这样才能在科学的情况下,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1.2高效性
        在设计过程中,工民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必须有详细的数据资源作为依据,明确建筑物的设计图标,全面的了解工民建筑结构,高效性重点突出工民建筑结构设计图标,有效整合建筑物的全部信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工民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系统性分析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对实际建设中难点进行探索,这样才能防治出现核算上的失误,保证设计方案的精准性。
        1.3完整性
        设计人员在工民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防止出现设计不足与出现缺陷等情况,应集中性考虑整个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毕后,需要整体性分析工民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高度关注工程建设中薄弱环境,对工民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进行加强,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现场的有序进行。
        2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2.1选取适当的设计方案
        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所有参数都要符合建筑结构具体情况,还要保障其与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相一致。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全面考量施工过程中的作业活动,在确保结构科学的情况下为后期施工提供安全性、可靠性基础。除此之外,合理化结构设计方式还能对施工工序起到简化作用,降低施工难度。因此,在对结构方案进行选择和明确的过程中,还需深入到施工作业现场中来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对所在区域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更好地掌握。进而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根据特征来详细选择,从根源上确保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
        2.2提升抗震意识以及概念设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人涌入城市,伴随着人口的增多更高的楼房随之建立,楼越高自重就越大在地震中受到地震力就越大,在地震中的破坏也就越大,不符合抗震设计的高楼在地震中的危害不可估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将“三个水准”做为设防目标,设计师必须要有责任心,设计必须要有理有据,不能心存侥幸,高度重视工民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对规范要熟读、理解,依据各个条件及规范条文明确抗震烈度以及抗震等级。此外,还需加大审核力度,在设计初期专业负责或总工就要介入严格掌握设计关,再次明确抗震烈度以及抗震等级,保障做到万无一失。
        2.3类型确定
        在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中,结构设计体系不同所展现出的效果也不同,对施工技术运用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说,工民建筑框架结构体系,自身承载能力要求偏高,需要同时承载水平荷载以及竖向荷载。除此之外,框架结构体系构成的建筑空间相对比较大,在立面施工简单方便。然而,结构刚度相对较低,对结构抗震性、稳定性具有偏高的要求。所以,在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工民建筑砼结构稳定性剖析力度,将工民建筑砼结构抗震设计工作做好。而工民建筑剪力墙结构体系则是以剪力墙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用以进行荷载承载和传递,对建筑砼结构整体牢固性与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重视从结构内在性能强化着手,做好建筑布置、材料选择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筑设计人员在开展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工作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工民建筑类型、建设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标准等,可以依据建筑具体需求与情况来精准定位砼结构类型。
        2.4材料选择
        作为建筑物构成的基础要素,建筑材料至关重要,其性能对建筑结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其质量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总体效果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中,需要将材料控制工作做好,提升材料的选择的科学性、精准性以及合理性。举个简单例子,在选择砼材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依据工民建筑建设要求、依据砼结构设计规定,明确砼等级。与此同时,依据砼结构硬度、刚度、厚度以及规模等参数指标,对砼性能进行全面分析,例如砼的耐寒性、砼的持久性、砼的耐热性等,以此来对砼材料进行科学筛选。再比如,依据结构构件特点与要求,对工民建筑砼结构构件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例如预制外墙,依据立面造型特点,按照立面色彩设计、质感设计以及性能设计等规定,坚持经济性准则、生态环保准则、安全性准则以及艺术审美准则,对装饰砼、饰面涂料等材料进行合理选择,通过材料的有效应用来全面呈现饰面设计效果。
        2.5加强设计信息化建设
        在工民建设中,还可积极引进和运用一些信息化的结构设计方式与技术,例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利用一些自动化造价软件,来分析工民建筑砼结果设计中的各种因素,如成本因素、安全因素以及质量因素等,保障能够得到一个建设成本最低、质量过硬以及符合相关标准的工民建筑砼架构设计方案。例如,在科学运用BIM技术的过程中,突破了以往依靠CAD等2D结构图纸设计软件导致的直观性不强等设计问题,能够依据工民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形象性与生动性更强的3D建筑结构模型进行科学构建,这样能够使设计者更好地对不同建筑结构实施直观设计,以免由于某一部分设计要素未考量到而对最终结构设计质量和效果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在应用信息化设计技术时,对结构设计质量更具提升作用,对整体结构设计成本更具降低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属于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工民建筑作为建筑业的关键构成部分,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直接决定着工民建筑的施工质量。假设工民建筑砼结构设计中产生问题,将会对建筑的总体质量甚至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持续提升工民建筑砼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以确保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文.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J].门窗,2019(22):159+161.
        [2]路发.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113-114.
        [3]邵长军.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办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64.
        [4]陈绍勇.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