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范延国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范延国
[导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为写作积累素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相关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素材应用能力。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重阳小学   范延国  441607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为写作积累素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相关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素材应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 小学 高年级 作文教学 现状及对策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教育改革形势下所提出的全新概念,意指一门课程学科所对应的关键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教育层次有不同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写作本领的根蒂,也是培养学生认知和表达能力的主要阶段。所以,有必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小学高年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具体教学方式选择依然是传统式
        核心素养认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逻辑应该是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不断降低,其自身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我们目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处于传统教学惯性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喜欢所谓的“听话”的学生,一旦学生对于自己的教学提出异议,他们便感觉自己失去了对于学生的控制,这使得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素材积累不足
        具体细化之后也可以分为生活经验缺乏和阅读量的缺乏。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会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即使每天都过得充实,他们也没有积累创作素材的意识,在写作时不能联系相应的经历。学生素材积累的另一种方法是阅读,适合学生读的作文选集、童话故事等种类其实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没有去读和感悟的意识,过目即忘。
        (三)作文训练量小
        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改进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尝试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传统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过时,急需注入新的血液。教师应及时改变旧的、不完整的概念,采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此外,多媒体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



        (二)注重日常写作和阅读训练,积累灵感和素材
        厚积而薄发,学生写作时的才思要从日常的积累中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学生写作训练的方式有许多,写日记是传统且有效的方式。灵感一闪而过,小学生也是如此,但是他们的灵感闪耀的频率更高更耀眼。学生在看待人和物时总会保持高于成人的好奇心,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感想和体会,但是他们缺少把灵感记录下来的习惯,缺少深度和延续的思考,所以教师把日记当作促进和提高作文写作的手段就有很大的价值。其次,读后感和观后感也是重要的写作方式,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尤其喜爱看故事,名著、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各种各样,或者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当学生沉醉于这些文学影视中时,必然会有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教师适当要求学生写下观后感,也能让学生在读书看视频时更加注重对情节、语言、景色等细节的观察,带着思考去看待事物事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进行佳作赏析,丰富学生写作技巧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为了写作去写作而不仔细去观察感受生活,不去读其他的范文,就是难以进步、难以写出优秀的作文的。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写出的优秀作文和一些课外佳作的片段来引领学生们进行对比学习。在课堂上带领他们阅读一些同年级的范文,让学生们从相似的生活体验、相似的内心体验中,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教师们可以在作文教学课堂上组织情景作文写作,让学生们在既定的时间里既定的情境下,善用写作技巧进行限时写作,然后让学生们评选出优秀作文,并分析原因。通过佳作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从“上帝的视角”找出文章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佳作赏析,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的一个过程,也是教材与课外读物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四)在实践中创新,给学生搭建创作平台,提供交流机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给学生搭建的学习和展示的平台非常多。各种社团活动,特别是写作兴趣活动小组、校报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团体中,学习写作方法,交流心得体会,并把好的作品通过校报、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出去,特别是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开设评论区,交流方法和经验,分享作品等。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结束语
        小学作文课程教学,在当前新时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大明确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此清楚认识,并合理创新作文教学,让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发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福兰.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艺术[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93-95.
[2]王丹.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80-81.
[3]马正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1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