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1期   作者:汪艳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人口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汪艳
        黑龙江省庆安县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黑龙江绥化 15240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人口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对于城市来说不仅有着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良的休闲场所,同时还能成为城市的旅游景观。但是,在各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盲目求新、形式相似的情况,使得地区园林景观没有了原来该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基于此,本文简要对园地域文化和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一、概述
        1.1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
        (1)所谓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领域中,具有悠久历史、重要作用、独特魅力及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并非特指某一件物品或者事物,而是在此区域内经过历史发展沉淀的文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文化艺术及宗教信仰等,甚至当地自然资源与地理特点也包含在地域文化中。地域文化所具备的最明显特点就是独特性,在特定区域内文化会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进而形成具备独特性的地域文化。针对地域文化的分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即人文社科与自然生态,二者属于不同的层面,但是彼此之间存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关系。(2)所谓园林景观,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土地中,所有的事物与空间进行综合而形成的综合体。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并且人们在观赏园林景观时,可以实现对情操的陶冶,升华人们的精神涵养。而能让人们记忆犹新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在特定区域内,与当地地域文化中的自然元素与文化历史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而为园林景观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魅力。通过对园林景观的科学设计,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轻松与舒适之感,并在观赏期间强化人们的审美品位与文化价值。园林景观具备两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二者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实际上是相互融合的,可以实现对景观效应的有效创造。
        1.2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之前的关系
        (1)地域文化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园林景观艺术本身就是自然和人文的统一,设计素材是由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的。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设计和想法。所谓地域文化,是人们在共同的地域范围内长期生活而演化成的一种模式。每个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要符合当地的文化特征。地域文化涉及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为园林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此外,针对园林设计师而言,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都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设计灵感。(2)园林景观可以完美把地域文化体现出来。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具有文化气息,这些文化可以充分地将地域特色展示出来。人们在观赏园林景观时,就会感受到景观代表的地域文化。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技巧,将地域文化和园林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二、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互相结合的原则
        2.1创新性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时,需要深入了解并创新性地发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特点、历史人文、地域环境等要素。不同的城市、地域环境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长期沉淀形成的地域文化既存在差异,又具有一定共性。因此,设计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时,应当具有创新性,抓住差异性,体现出当地的核心历史文化,使人们印象深刻,凸显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人文魅力。在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乡,设计者可以以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凸显城市特色,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2.2独特性原则
        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沉淀的文化,并且其在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体现,这也是不同地域文化存在差异的地方。

虽然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仍然存在很多共通的地方,因此为了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特殊性,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要将使用地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从而才能使园林景观真正成为城市的独有景观。
        三、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应用地域社会文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应用地域社会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具备独特性和鲜明性。而社会文化不仅可以体现人性化思想,而且蕴含着当地民众的理想追求,拥有育人功能。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融入社会文化,进而突出地域文化色彩,充分展现出当地历史的发展脉络。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侧重对社会文化中人性化与融入性的突出设计,以此在提升园林景观观赏效果的同时,让民众体会到幸福感,满足民众的实际精神追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社会文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有效满足民众的不同需求;(2) 注重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确保设计具备较强的人性化特征;(3) 侧重对当地制作工艺的融合,展现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
        3.2再现历史文化
        针对遗留的遗产,如果只是单一的保护,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所以,历史文化不仅需要保护,还应进行恰当的改变,利用园林景观修复历史文物,再现历史文化,这样做既可以做到保护历史文化,同时让人们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当地历史,按照之前的建筑风格和模式进行模仿,体现历史文化的魅力。另外,设计师可以将历史文化以雕塑或者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把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重新展示给人们,把一些有意思的历史典故呈献在人们面前。
        3.3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
        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进行园林设计,增强园林景观的实用性,也可以在园林景观中栽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不仅可以增加观赏价值,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当地环境的保护。
        3.4绿化地的整理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应当根据绿化区域园林植物种类的不同进行绿化地的整理。城市园林植物因其生长特性不同,对土壤资源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来说,植物生长土壤需要满足一定程度上的透气性、透水性以及硬度等。在绿化地处理中,需要针对于地下水等系统进行土壤的水系优化,保证绿化植物在生长中的水资源充分。同时,土壤的酸碱值也应当符合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一般来说保持在 5.5 至 7.0 之间较为适合,对于特殊绿化植物也应当根据其生长特性做出一定调整。最后要进行土壤的施肥工作,保证土壤有机质的充分。
        3.5科学建设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满足人们的观景需求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对环境的治理效果。所以在制定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前,应当综合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保证园林建设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和环境治理,在人文条件下需要保证地区的人类行为不会对园林建设造成过大的破坏。同时,对于工业材料所建设的虚假园林绿化需要严格考虑当地条件是否适合,除了在不适合绿色植物生长的地区外可以酌情使用工业材料绿化之外,一般来说应该禁止工业材料进入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结 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融入地域文化,同时有效地运用地域文化,以继承地域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将历史文化重现在世人面前,促进园林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瑞,王青 .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研究 [J]. 河南农业,2018(32):23.
        [2] 田运林,袁龙义,肖国增 .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J]. 江西农业,2018(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