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秦兴凤
[导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具有长久历史的教学方式、艺术,这种教学方式中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在初中道德的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中,设计精妙的问题,重视提问的方式,这样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方面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提出

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阳光外国语学校 秦兴凤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具有长久历史的教学方式、艺术,这种教学方式中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在初中道德的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中,设计精妙的问题,重视提问的方式,这样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方面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提出的无效问题限制了课堂提问教学方式的作用,多数教师并不能灵活的运用教材内容,并且提问水平较低。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道德法治;教学应用;策略探究
        前言:课堂提问主要指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质疑、探索的心理,这样的心理能够让学生积极的调动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巧妙、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性、目标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们学习、做人的榜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的专业素养情况会对提问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中要提问的问题,保持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改变提问方式,让课堂提问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教学《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其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在对学生提问时,可以丰富一下提问的方式,将疑问句变成反问句,如:“上中学之后你们感觉自己长大了吗?”可以换成:“上中学之后,你难道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吗?”。当教师提问结束后,教师要对自己提问的内容和方式积极主动的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严厉、苛刻,导致学生对教师会产生恐惧、敬畏的心理,学生会害怕回答问题,怕回答错误之后教师会批评,由此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并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情绪,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逐渐减少对教师的恐惧感。


然后教师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教学《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情境导入生成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再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如何与老师交往呢?”,通过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会自主对教师提问的内容进行思考,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回忆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到底扮演着几种角色。经过学生们的回忆、讨论和探索,发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有很多种,如“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等角色。或者,教师可以做成一个匿名的信箱,组织学生写出对教师的意见或者建议,投到信箱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还能让学生表达的内容更加具有真实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与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和血神处于平等的地位,以此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以上这些方式,不仅能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教材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较强,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只有将理论知识内容放到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中,才能将文字形式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的展示到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课堂教学,能够正确的把握有效知识,熟练的掌握重点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可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结合,如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以此来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随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如:“如果生活中没有法律,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们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吗?”通过这些具有真实性的问题,能够改变教材平面化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有效的将课堂提问方式应用到课堂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真正的提高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以此来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习。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针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的探究较少,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适合学生的提问方式,以及有效的发挥课堂提问方式的作用方法,积极主动的对其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高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19,(12):80.
[2]赵凤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J]. 新课程(中学),2019,(11):216-217.
[3]郑传熙.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