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与适应性原则思考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谭建新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要求也越来越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500
        摘要: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要求也越来越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建设高质量的园林对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现实意义。对城市园林进行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的历史、人文以及发展也都能够与群众相适应,所以要从多方面对园林做出调整,进而能够促使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理念;适应性原则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居民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城市园林进行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生态的平衡,从而能够让城市环境变得更好。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要从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园林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善和保护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所采取措施要基于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和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这样能够确保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保证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能够顺利的进行。
        1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相比较传统园林规划设计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园林设计模式,具有施工周期长、规划设计项目多以及参与施工人员多等特点,现代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园林规划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是为了满足民众对园林的需求,从而能够通过满足民众的精神世界实现对精神需求的满足。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也早已实施,而且在很多方面已取得良好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度,因此,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2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
        2.1舒适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园林规划出现了比较独特的文化主题的设计,虽然有着较为独特的文化主题,但是这些园林整体来说会让人们产生一种不舒适的感觉,影响园林带给人们的整体感知,所以园林规划和设计时是会拒绝这些方案的,园林规划在设计时所必不可少的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感,一些比较独特的例如恐怖的风格,会让人们产生排斥的情绪,所以在设计时要让人们感受到舒适性。
        2.2和谐性
        在实际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和谐性原则。从我国目前的园林规划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地方的园林都没有具体的风格,无法突出当地特色,有的园林为了能增加美观程度,就出现了风格混乱的情况,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不仅要让园林整体美观,还要让人们感觉到和谐,也就是设计显得不突兀,这就需要设计者依据园林的整体结构、风格以及当地特色来进行设计,还要注意在设计时不能太过于死板。
        2.3人性化
        对园林规划进行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所以园林规划设计中自然也需要具有人性化,这也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对园林规划进行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休息区域和遮蔽风雨区域等,除了要考虑到普通游览者的需求,还要尽量满足特殊游览者的需求。如,在园林规划域内设置残障人士专用通道,对于老、幼以及孕妇等设置专用休息室等,这样一来,园林规划设计的成果才会得到游览人员的肯定和认可。
        2.4历史性
        经有关成功设计案例证明,园林规划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文化差异,往往不同地区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要符合区域审美,为达到该效果便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体现历史性要求。

所以,要在设计之初深入调研园林规划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将历史及文化元素融入其间,丰富风景园林的历史内涵,增进与当地民众的文化联系,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在价值形态上的认同感。同时,时代变化也衍生多样化需求,人们的审美及价值追求也在发生变化,风景园林设计也要体现时代性要求。
        2.5协调好实用性与情调性要求
        由于园林规划建设初衷便是服务于人们对环境改善的需求,正因是以人为导向的设计思路,要求在设计时不能有所局限,应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与情调,满足差异化的需求,这所体现的正是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如此方可最大限度的符合群众需求,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改善与优化很有帮助。然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还应考虑全面,不应将群众需求视为设计的全部,而是要视其为设计指引,需以园林规划实用性设计为基础,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法保障园林质量,甚至与自然形成极大反差。所以,要落实好实用性与情调性要求,全面把控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方向,要与人文、环境等充分结合,打造符合人性化设计及环境适应性的园林风景。
        3园林规划设计的适应性原则
        3.1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
        工业在城市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随着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愈加严重,一旦城市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阻碍城市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威胁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目前情况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都竭尽全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恰好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因此受到极大关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该根据城市所处地区以及气温和气候的变化对园林进行有效规划设计,从而使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除此以外,城市园林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不同类型植物的合理搭配,在喧闹的城市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
        3.2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适应
        园林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依靠园林景观无法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还需要提升城市园林的人文气息,并且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适应,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历史文化也是重要内容。历史文化的融入,城市园林带给民众的就不只是对园林外部景观的欣赏,还能够从园林景观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并且能够使居民的自豪感得到一定增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将成为园林改造的核心内容,既能丰富园林的内涵,还能够提升园林的知名度,所以园林规划设计师要落实历史文化的融入工作,促使城市园林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并且能够极大满足游览者的精神需求。
        3.3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园林的改善,在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坚持创新、独特以及特点鲜明的原则,并且要带有一定超前性,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园林规划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前,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进行设计;以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为基础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要考虑大众审美能力和需求,从而打造出风格独特的城市园林景观,不仅能够使城市的形象得到提升,还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城市园林的合理规划设计,在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渗透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并且要坚持适应性原则,才能够创造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有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磊.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与适应性原则探讨[J].现代园艺,2017(20):104.
        [2]孙志文.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与适应性原则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9):66-67.
        [3]周艳光,郭亚伟.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37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