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李慧 李鑫 郭璇 姬艳华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省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以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卡方值=5.1647 P<0.05)。对照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χ2=4.1143 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对照组27.69±2.53(分)、观察组27.70±2.56(分),对比结果显示:t=0.018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8.93±2.56(分)<对照组的12.02±2.31(分),组间数据对比:t= 4.252 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脑梗死;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安全性
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脑梗死发病率明显提高。脑梗死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该疾病常见中老人群中,患者往往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该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直接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为此针对脑梗死患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中,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以了解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抽选出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使用简单随机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80例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均经过CT与MRI等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近期接受药物治疗患者。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范围:47~87岁,平均:64.7±4.5岁;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比例分别为:17例、13例、10例。
观察组:男(n=23例)、女(n=17例);年龄范围:48~86岁,平均:64.6±4.6岁;伴有高血压患者16例、糖尿病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10例。
对2组基本资料统计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做好患者脑细胞营养加强,给予钙离子保护剂、脑保护剂等治疗。对照组脑梗死患者采取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32026199;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具体为:口服0.1g,每天2次。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56410;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具体为:口服75mg,每天1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NIHSS评分标准:0~42分,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断升高。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P<0.05)。
.png)
2.3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 治疗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对照组27.69±2.53(分)、观察组27.70±2.56(分),对比结果显示:t=0.018 P=0.98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8.93±2.56(分)<对照组的12.02±2.31(分),组间数据对比:t=4.252 P<0.05。
3讨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该疾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患者多合并患有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往往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控制病情发展[1]。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改善患者脑部缺血区域血液循环,并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药物较多,但是不同药物临床疗效不同,因此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2]。
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同时药物进入机体内,能够与环氧化酶产生反应,积极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情况发生。但是诸多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单独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中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3]。
硫酸氢氯吡格雷进入机体后,能够与血小板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能够有效预防ADP结核血小板受体,因此有效阻碍纤维蛋白原和糖蛋白反应,显著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态,并保护患者神经功能[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说明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由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理想,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分析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09.
[2]许玉兰.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6):6-7,10.
[3]焦庆政.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157.
[4]赵培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