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在早期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2期   作者:白山·胡那皮亚 撒玉玲*通讯作者
[导读] 探究分析PCR在早期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白山·胡那皮亚     撒玉玲*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PCR在早期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以2019年4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48例肺结核疑似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CR诊断及PPD诊断,统计分析PCR诊断及PPD诊断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情况及PCR诊断及P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PCR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PPD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PPD诊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在早期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高于PPD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病情信息,值得推广。
        【关键词】:PCR;早期肺结核诊断;应用价值
        
        肺结核属于呼吸内科临床高发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结核分枝杆菌是该疾病的致病菌[1]。临床上肺结核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体型消瘦、咳血、咳嗽等多种疾病症状,该疾病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生命健康质量下降,日常生活也会遭受严重负面影响[2]。目前肺结核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其治疗关键在于于病情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控制,因此可靠的诊断方式在临床诊疗中极为重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探究分析PCR在早期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9年4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48例肺结核疑似患者。以肺结核诊断标准作为患者纳入标准,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异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CR诊断及PPD诊断,统计分析两组诊断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例为25/23;年龄30~71岁,平均(50.38±7.49)岁。伦理标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PCR诊断及PPD诊断。
  PCR诊断流程:于清晨患者晨起后取其0.5mL深咳痰液作为检验样本,并向其加入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于混合均匀后通过DNA提取试剂盒将检验样本中DNA取出,随后通过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于2% 的琼脂酸上进行电泳,其阳性检验标准为扩增带显示有245bp。
  PPD诊断流程:以皮内注射方式于患者左前臂内侧注入PPD,于3日内检查患者局部肿结大小,其阳性检验标准为肿结直径在5mm至10mm之间。
  1.3观察指标   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PCR诊断及PPD诊断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情况。统计分析PCR诊断及P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对PCR诊断及PPD诊断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情况及PCR诊断及P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CR诊断及PPD诊断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情况及PCR诊断及P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PCR诊断及PPD诊断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情况  PCR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PPD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CR诊断及P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PC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PPD诊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在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中,由于其病情早期存在隐匿性特征,故而具有较高的诊断难度,同时也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3]。错误的诊疗结果会对患者治疗时机构成延误,不利于患者治疗开展进行,因此临床上需探寻可靠的诊断方式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病情指导。
   在肺结核患者病情的早期诊断中,PPD诊断及PCR诊断均属于常用诊断方案。PPD诊断的作用机制是基于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的致敏淋巴细胞进行,该细胞在与少量结核菌素再次接触后会对机体产生刺激,并由此会导致淋巴因子释放,血管通透性会增加,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反应[4]。PCR诊断的作用机制则是基于结核菌基因片段进行,在该检验过程中不会受抗体、患者未出现变态反应等关键因素干扰,诊断结果准确可靠,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5]。在本次研究中PCR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PPD诊断, PC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PPD诊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CR诊断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高于PPD诊断,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诊疗信息。
   综上所述,PCR诊断能够准确对肺结核患者早期病情进行诊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红英.PCR检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2):199-200.  
        [2]谢景齐,周娇红.荧光定量PCR法用于诊断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2):150-152,155.  
        [3]张睿.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325-326.
        [4]王彦朝.SAT-TB联合FQ-PCR检测在痰涂片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713-714.  
        [5]黄杰,曾成林,陈博智.两种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2):1703-1704.  

  通讯作者:撒玉玲,1988.02.15 本科  检验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