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于邦海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12期   作者:于邦海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技术的飞快发展,变电站内的通信网络初步代替了二次回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智能化与二次回路网络化的特点。但目前还有很多电力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检测方法来检修、维护设备,单纯以网络报文的手段来分析变电站站内设备互联问题已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要求。故需要系统研究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推广应用智能监测系统。
                                                               于邦海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 山东 日照 262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技术的飞快发展,变电站内的通信网络初步代替了二次回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智能化与二次回路网络化的特点。但目前还有很多电力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检测方法来检修、维护设备,单纯以网络报文的手段来分析变电站站内设备互联问题已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要求。故需要系统研究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推广应用智能监测系统。
        关键词:变电运行;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处理措施
        引言: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建设要求既全面覆盖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又全面覆盖二次设备,要依靠标准化的一、二次设备模型,一、二次设备运行数据信息采集和交互,服务于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展示和分析,服务于智能高效运维检修。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已日趋成熟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但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建模等相关技术研究尚未系统开展。由于缺少变电站二次系统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无法构建二次系统三维模型,二次系统运行信息不全面,影响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建设与应用。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潜在问题的诊断
        1.1隐蔽故障问题的检测与诊断
        静止状态的隐蔽问题检测。通过对电力网络系统分析可知,与继电保护系统相关的数据均有参考价值,这些数据是检测与诊断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了解是否存在安全威胁的重要支撑。比如对变压器或其它电力线路系统信息采集,能诊断电力设备是否存在隐藏问题。在检测与诊断中,尽量选择同步与实时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电力系统测量回路的潜在问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需从多个方面实现回路测量,其中包括多线路模拟开关与变送器等。在测量过程中,任何部件出现问题都容易引起继电保护系统电力运行数据的差异,从而产生检测错误。
        1.2继电保护测量数据的检测与诊断
        运动状态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技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形成了彼此互补的相邻线路部件。可以通过不同的继电保护系统得到的差异化的数据测量信息,实现相关的逻辑推理,准确评估每个装置,从而检测潜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继电保护装置运作时测量值发生改变。电力各个线路保护系统若出现相同的数据信息故障,必定产生较强的关联性。另外,电力系统的不同继电保装置也会彼此影响,如此便有利于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系统隐藏的问题。计算测量部分问题。计算与测量部分是对继电保护系统数据综合处置,这部分信息紧密联系着继电保护装置的所有部件,故提高测量与计算这部分部件的可靠性可以避免该环节出现问题,从而保障继电保护系统安全运行。
        1.3不同场站或同一场站不同装置测量的继电保护系统数值关系
        电力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时,如系统发生问题将威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继电保护系统只对全部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等测量与计算,无法对电气量计算。电力网络系统正常工作时,难以直接发现隐藏的问题,但若电力网络变异,则极有可能产生潜在问题,威胁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所以,运维人员可综合利用继电保护数据的关联性,对系统实现检测与诊断。


        2二次回路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系统中,二次回路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阶段,在最早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以及调度通信等二次回路是独立运行的,而且控制、信号以及测量等功能也是分开的,这导致了二次回路接线特别复杂,难以达到较高控制效果,且二次回路设备维护较为困难。而随着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各二次回路逐渐发生融合,并对测量、保护、控制、信号等二次回路进行了有效的组合优化,功能更加的集约化,能够实现变电及输配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及保护。在以往的二次回路中,其构成较为复杂,不论是信号、测量、还是控制均需要有专门的二次接线与装置,而变电站自动化的应用,使得二次信号更加集约,整体构造得以简化。随着变电站综自改造的进行,对其电力二次部分采取的是单元化配置的方式,通常是进行对应连接的,相较于传统二次接线形式,仅存在有保护及操作控制回路,很大程度简化了二次接线。而对于站内具有公共性质的二次部分直接进行组合,并在公共屏中进行集中显示,有效节约了站内设备空间,极大方便二次回路后期维护,具有更高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总体上说,相较于传统二次回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二次设备数量上需求更少,也简化了二次接线,更加的合理高效,并且发展成为一个系统整体,具有更高的控制性能。
        3排查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隐患
        3.1排查端子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隐患排查尤其重要,对接线端头的检查工作是十分繁琐且必须细致严谨。维护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应该要与设计图纸相结合,排查端子排上的各个端子是否有存在接触不良、磨损、断裂等情况。在排查接线端头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防止发生因压接用力过度人为致使接线断裂的问题。
        3.2绕组特性检查
        部分新投入运行的变电站设备,依然存在有二次绕
        组极性反接、相序错接以及记录变比错误等部分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排查此类隐患,电流互感器工作人员可以对升流仪进行应用,在一次设备电流互感器的位置通过恒定的电流,之后与变比相结合来对计算出的理论二次电流与流进保护装置的实际二次电流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就可以判定为互感器变比记录存在问题;如果两者之间的相序不一样,例如往断路器的A相电流互感器通过一次电流,但是保护装置反映的是B相或者是C相有电流,就可以判定为相序错接的问题。工作人员还可以对便捷式极性测试仪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来针对互感器的回路开展一定的极性测试,对二次绕组极性反接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排查。除此之外,电流互感器还需要对伏安特性曲线试验进行开展。
        3.3回路特性检查
       (1)绝缘检查。工作人员可以将各电压电流互感器中的二次回路接地线进行拆除,然后对绝缘电阻表进行应用来对各个回路的对地电阻大小进行一定的测量,记录后对其是否达到绝缘水平进行分别判断,并针对回路中存在的多点接地隐患进行有效排查。(2)寄生检查。用万用表进行检查直流、交流回路之间存在的寄生情况,每个回路带电与否必须要保持独立,且不受到其他回路的干扰。对回路交流与交流、直流与直流或者是交直流之间是否存在窜供的隐患进行有效排查。(3)投入运行之前的带电负荷测试。在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对能够使互感器与测量仪表精度的负荷电流得以确保的负荷电流进行通入,对各个二次回路电气量的幅值与相位等进行测量,画出向量图分析功角关系。同时,还需要对各中性线存在的不平衡电流、电压等进行测量,使保护装置与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得以保证。
        结语:
        综合分析,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十分有必要大力发展全方位分析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现阶段,电力行业正在不断加强智能化建设,但有很多企业未形成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理念,这直接影响了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了电网运行维护的效率。基于这种情况,全面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可提高系统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远,李虹,罗建平.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电气技术,2019(9).
        [2]宗志亚.基于扰动激励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关键技术[J].电测与仪表,2019,56(21).
        [3]李多娇.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区域治理,2018,000(044):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