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社保管理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重视企业社保管理工作,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降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保法律法规条例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表现。但当前许多企业社保管理流程较为繁琐,管理标准也不统一,弱化了其对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因此,企业应从理念、机制、手段及目标等多个层面来提高社保管理的统一规范性与合法性,为扩大其对企业发展及社会稳定的推动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做好企业社保管理工作;思考
引言:
信息化管理成为现代企业与单位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中管理改革的主流方向。社保中心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引进相应的信息化设备之外,还需要配套的软件以及技术人员,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文章主要针对社保中心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路径展开探讨。
1概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保管理难题
1.1领导层的不重视
领导层对社保管理的观点看法,会直接影响企业社保管理制度与管理工作模式。部分企业管理层思想上轻视社保管理工作,行动上则表现为缩减岗位编制、减少投入资金、降低相关人员薪酬待遇水平等,甚至有些企业直接让人事部或综合部工作人员来兼职社保管理工作。在年终总结大会上也很少甚至不会介绍分析与点评社保工作成绩,进而对员工社保观念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这也打击了社保管理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加剧了其敷衍应付工作的形成速度,弱化了其主观能动性对发挥该项工作职能作用的支持与保证作用。另外,还有少数领导认为员工社保是企业额外支出的费用,通过拒绝或延后缴纳社保、按照社保最低缴纳标准缴纳社保等方式,来减轻企业员工社保缴费压力,导致社保管理工作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不断扩大。
1.2管理机制的落后
部分企业仍然沿用原有社保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员工薪资待遇及社保法律条文等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社保缴纳基数。降低了管理机制对该项工作优化调整与职能作用发挥的指导约束作用,弱化了其对相关人员工作方向与工作目标的指引监督作用,增加了该项工作的出错率。另外,许多企业员工并不了解社保管理制度具体内容,极有可能无意之间因违反相关规章制度而导致企业停止缴纳其社保,降低了社保管理人员与其他员工沟通的有效性。
1.3管理手段的僵硬单一
社保管理工作涉及全体员工,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对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观察分析能力及时间精力等的要求较高。部分企业该项工作仍以员工线上操作为主,管理人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核对社保缴费员工名单及不同员工的社保交费标准等。许多业务无法直接进行线上操作,只能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现场办理,而现场办理则需要叫号排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无形之中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虽然我国政府部门研发升级并推广运用社保网上服务大厅,鼓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网上自助办理社保业务,但是,因社保网上服务系统功能不齐全、管理人员没有掌握操作流程等,社保管理信息网络化整体水平偏低。
2社保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于社保中心的服务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提高社保中心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不断成熟,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现代企业与单位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比较成熟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等。因此,社保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重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社保中心管理改革中的重点监督环节,管理层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重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社保中心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各方面,包括软硬件设施完善、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需要加强配套设备与人员的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社保中心各部门的配合,才能够推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有效建设。
3加强社保基金风险管理内控对策
3.1提高风险内控管理意识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构建完善内控制度,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提高参保人员、参保单位、社保基金运行管理单位人员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更好地发挥各个内控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内控制度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各个社保基金运行管理参与主体都必须清晰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社保基金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全员参与到社保基金运行风险防控工作当中,充分发挥社保基金社会价值。
3.2加强对社保基金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确保社保基金运行高度安全是有效控制社保基金风险,确保社保基金健康运行关键措施。对此,必须在社会整体范围推行社保基金全面管理,全面参与社保基金运行监督、管理,构建完善的设备基金内控流程。尤其是要根据社保基金筹集、拨付、管理等具体环节具体业务特点,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相关职责与监督考核标准,做好对关键业务精细化管理,提高对社保基金运行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
3.3提高内控人员综合素质
社保基金安全运行需要社保内控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政治素养,因此在社保基金运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内控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使他们树立起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通过强烈自律与廉洁作风对繁琐的社保基金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于经办机构而言,必须重视对财务挂进人员的培训培养,通过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在社保基金运行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出现社保基金运行财务管理风险。
3.4加强对社保基金运行管理与监督力度
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监督机制融入对社保业务的管理过程,有效规避社保基金管理风险。事前预防主要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人、钱、事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形成有效的社保基金业务运行管理监督机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实现对社保基金相关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权限,以及相关业务办理流程,确保社保基金各项业务有条不紊地进行。事后监督则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对社保基金运行管理相关各项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社保基金运行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监督、控制,最终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报告,为社保基金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结语:
社保中心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依赖于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因此需要不断地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自的职责,还需要加强信息化改革的监督管理,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正视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弊端与漏洞,充分认识到创新管理策略对打破其管理瓶颈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及人员培训模式等途径,来提高社保管理的工作水平,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该项工作之中,在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扩大其对企业持续平稳发展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冬梅,吴陈,徐世宽.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保管理要点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5):118,120.
[2]牟燕.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3):145,146.
[3]刘楠楠.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中社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0):24-25.
[4]刘海,谷淑香.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