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李丰钱 王平
(国网莱芜供电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71100)
摘要:当前,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科技手段被应用到电力行业中,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故此,本文将围绕农村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展开分析,以期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平稳发展。随着我国电力向着智能化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前进,智能电网在实际自动控制中,需要重视其系统设计与研究环节,才能确保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合理、稳定、高效,推动我国农村电力调度自动化的高速发展。为此,农村电力企业应合理应用计算机网络,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电网系统功能,提高其作用效果,使农村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更加高效、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措施分析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电网智能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概述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利用该技术加强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仅供参考。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
1.1自动恢复性
自动恢复性作为农村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性能,电网在运作中,可以对其面临的故障问题展开自主修复与检验,确保其自身始终保持平稳运作状态。在网络之中,自动恢复性效果得到有效展现,电网借助网络化特征,实施自主检验,并对其风险信息展开自我隔离,提高电力调度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兼容性
兼容性主要针对农村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处理好多种发电模式,使这些发电模式能够同时存在,与过去发电形式相比较,工作效率明显升高,保障其工作效果。农村电网发电方式主要以分散式发电与集中式发电为主,多种发电方式通过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相互融合,可促进电力系统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同时,农村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可应用清洁能源发电机展开发电,有效避免相关故障问题的发生。
1.3相互性
相互性主要针对农村电力企业工作者可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直接连接农村居民用户,以便为农村居民提供更高效的用电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不同用电需求,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2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应用的表现
2.1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农村智能电网中的馈线自动化(DA)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也是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基础,此项应用能够大幅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当前电力企业建设智能电网时重点投入的环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主要由10kV馈线以及能够实现手动、自动真空断路的器柱智能设备组合设计而成。
农村智能电网中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与电网中的变电站、控制中心、自动化主站系统、输电管理系统、GIS定位系统等密不可分,在整个配电网络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能够帮助整个配电网络中的各个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因此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可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AI技术等,为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提供配合,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测过程中的系统故障检测、定位、隔离和自动修复等功能,精准定位故障范围,缩短停电的时长,一般能够实现10s-2min内完成故障处理,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2配网线路中的智能开关
农村配网系统的实际运行会比较容易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一情况,可在配网系统中安装线路开关配置对线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从而为农村智能电网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农村配网中各分支线路极多,且配网线路相对较长,使得线路末端的故障电流值较小,而配网中的主保护与后备保护装置往往没有办法符合此要求的灵敏度,达到及时阻断配网故障的作用,使得配网线路的保护工作缺乏可靠性。因此我们可以安装智能开关的方式将开关装置配置于配电网中的分支线路上,从而有效切断故障点的电流运输。配电网智能开关的设置应以系统运行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并遵循着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为保障配网线路运行的安全,可将配网进行分段处理,一般可将10kV配网线路分为3~4段,然后对应的安装断路器、负荷开关或刀闸,若安装刀闸则需要对其安装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建议选择负荷开关,此种方式能够在配网线路超负荷时自动断开,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2.3配网继电保护的完善
继电保护是继电器通过判断电力系统中的电气元件故障,而发生跳闸或报警的电网自动保护装置,此装置能够实现对电网中机器设备的保护与修复。当前我国各地区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得到了大力的研发,很多配电网中的变电站也实现了WAMS同步相量检测单元的安装,实现配网广域保护,确保继电保护的信息数据同步。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测量系统运行时元件参数,并与原有元件参数做精确的对比分析出故障处理信息,然后对相关元件处的感应器发出故障隔离或修复的指令,从而对其执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测。继电保护能够限定并精准划分监测范围,这一运行特点能够降低由于故障造成的停电范围,增强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4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
在农村智能电网中,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可大幅提高电网调度的智能化程度,提高输电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变电站降低电网调度的难度,实现无人值班即可完成电网调度工作的目标,可大幅降低农村电网运行的人力成本。智能电网中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构成一般呈分布式,其利用信息技术连接系统中的各个支点,实时传输、收集、分析各支点运行时所产生的信息数据,对整个供电网络进行监测和控制。在系统各支点处安装现场数据采集装置,可为主站提供模拟量、状态量、脉冲量三种形式的数据信息,其中模拟量以电力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电压为主;状态量以系统中的隔离开关的使用状态信号为主;脉冲量以电力负荷、变压器、输电线缆做功时所产生的脉冲信号为主。这三种形式的信号数据,通过主站系统中安装的光缆等设施,向CPU终端实施数据传输并得到分析数据。利用PLC技术在主站系统中加入智能编程控制系统,使得主站系统能够对电网运行实施实时监测和控制。主站将得到的分析数据通过信号发射装置回传到各个设备节点处,对故障位置进行报警,并帮助维修人员定位故障位置,使得维修人员能够快速进行故障抢修,从而为农村电网的运行提供保障。湖南省农村电网当前普遍使用的是省级自动化主站系统,该系统建立时兼顾了主站系统运行的管理,即在OMS中实现主站重大操作工作票管理,除加强了农村电网智能化程度,也提高了对电网运行的自动化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作为电网运行的关键,开发与研究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相比于我国发达城市,农村智能电网建设存在显著差距,然而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达成电力资源有效分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国农村电力企业应重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环境,吸收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发展具体状况,形成具有我国农村特色的智能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向着集成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电网调度系统,强化我国农村电网调度系统智能化与自动化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泽燊.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0-51.
[2]吴寒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