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可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蒙阴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 临沂市 蒙阴县 2762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关系着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当该工作出现问题时,极易引发多种级联效应,甚至给人们带来人身财产损失。电力企业应该针对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电力供应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基本实现了全国电网的全覆盖,实现了电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实际的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线路运行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配电线路的问题认识,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
1设备与损耗
(1)设备问题。配电网材料质检过程存在疏漏,混入一些劣质穿墙套管、绝缘子等。劣质材料无法满足过电压状态下的运行需要,击穿风险大,情况严重时可能造成永久性线路故障;重复使用高压熔断器,熔断器老化情况严重,烧断情况比较频繁,故障率高;避雷器质量不过关,过电压作用下爆炸风险大,配电故障出现可能性增加;一些断路器(柱上)操作模式滞后,操作机构不达标,远程操作无法进行。(2)线路损耗。带电阻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时所损失的有功功率即线路损耗。配电网操作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节能降耗,而运行实践中的以下几种线路损耗依然客观存在,无法避免。①导线电阻率较高。线路导线自身电阻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同线路的长度、横截面积、所用材料均不一样,所以其线路电阻值同样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来说,合金线等有较高电阻率,因此其线损同样也比较高;铜导线电阻率明显更低,因此其线路损耗更小。②三相负荷不平衡损耗。高压配电网一般需要通过降压才能提供给用户使用。高压通过三相四线制方式变成低压后为电力用户进行电能供应,这种用电模式其实是一种单相负载与三相负载混合模式。因此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用户如果出现未经允许的功率负载或电容增加行为,即会导致三相负载失衡,而且这种失衡程度明显条件下通常会导致线路、电网损耗形成。③线路损还会因下列各种因素而出现,即雨、雾等恶劣气候环境,补偿容量选择不合理,补偿设备未配置,窃电行为。
2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线路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发展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都与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社会、企业以及员工的特点建立健全自身的规章制度和制度体系。然而,现阶段很多供电企业还未认识到制度体系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欠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制度体系,甚至有的企业采用的制度体系严重脱离了企业实际情况,难以实行。虽然供电企业针对主网的规范化运行和维护已经创设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体系,但是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一般采用较为粗放的方式,缺乏规范化管理制度,尤其是0.4kV配电线路。此外,很多供电企业还出现了将主网运维管理的经验直接套用在配电线路中,但是由于主网和配电线路的差异,两者的运维管理制度和经验难以通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电线路也是存在差异的,同样不能采取统一的运维管理模式。
2.2配电线路设备故障多发
配电线路的故障发生原因与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复杂以及设备点多面广的特点之间联系紧密。
过负荷、相间短路故障以及单相接地互相及缺相等时较为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其中,短路故障一旦发生将会对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干扰,还可能继发其他故障。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架空线路单相绝缘击穿以及配电线路电缆单相绝缘击穿等。这种接地故障发生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隔离处理或是故障消除处理,避免产生更大的运行风险。过负荷故障发生的原因是实际线路运行的电流超过了配电线路能够承受的电流阈值,造成了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严重超载的情况,进而导致设备损坏。同时,配电线路缺相运行时也会严重影响用户侧设备。
2.3社会人员触电安全风险
由于配电线路的位置普遍设置在了人群比较密集的地点,从而实现电能向用户端的传输。此外,相较于输电线路的架设高度,配电线路的架设高度要相对低一些,社会人员很有可能接触到配电线路的带电部位,可能出现触电安全风险。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起因为放风筝或钓鱼等导致的触电事件,给配电线路的运维带来了困难。
3故障解决措施
3.1进行恶劣环境预警
雷击等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造成的损害较大,且在故障排除、故障检测等技术的实施上有一定难度,在进行线路检修时,首先要确定故障属性,根据相关资料了解,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后,大多会产生金属性接地故障,如果该故障为单相故障,在遭受雷击后能自动合起电闸重新供电,且配电线路在遭受雷击跳闸后5min左右,线路走廊内5km内有较明显的落雷现象,如果符合这些要求,则故障的本质就是雷击故障。当前,在大多数故障检测中,二分法的使用次数相对较多,其基本使用方法为先确定故障配电线路的绝缘值总数,再随机打开故障线路上的分段开关,测量分段开关两端的绝缘值,根据绝缘值的逐渐变化,确认配电线路上的故障。
3.2加强对人为破坏的防范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输变电线路的文化教育和法制宣传,加强对输变电安全知识的宣传,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输变电线路的监督管理。
3.3加强对接地线路的检修
先要确定接地线路产生故障的属性,弄清接地线路故障的原因,根据经验,一般接地线路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线路和地面的绝缘材料损坏所致,传输电线路不会对地面产生绝缘作用,没有电阻性。接着对输变电线路接地产生的问题进行检查,用电阻档或绝缘电表测量电阻值,线路上可能有许多分支影响问题,要对它们进行区间划分,分段进行检查。
3.4加强对电路短路故障的检修
造成电路短路故障的故障类型较多,因此对输送线进行故障检查时,首先要充分了解电路短路故障的特点,在检查输送线短路故障时,一般认为短路电路中的电流具有一定的伤害性,电阻一般也是0或接近0,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放弃对输送线短路故障检查,因为输送线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中的保护元件一般都是由多个区域控制,且受一定干扰。在进行施工时,首先要尽快确定出输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具体部位,然后再对线路进行检修。
结语:
电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电力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活,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受到主观或客观等因素的影响,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电力工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危害电力安全的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辛耀中,石俊杰,周京阳,高宗和,陶洪铸,尚学伟,翟明玉,郭建成,杨胜春,南贵林,刘金波.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01):2-8.
[2]张伯明,吴素农,蔡斌,吴文传,孙宏斌,郭琦.电网控制中心安全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06):1-5.
[3]舒印彪,汤涌,孙华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25):1-9.
[4]蔡斌,吴素农,王诗明,吴文传,张伯明,张长林,周栋梁.电网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预警系统[J].电网技术,2007(0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