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的清泉载起学生成长的小舟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郭萌龙
[导读] 有人曾这样形容学校教育:“学校是一个人才加工厂”

        郭萌龙
        陕西省洛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陕西 洛川 727400)
        有人曾这样形容学校教育:“学校是一个人才加工厂”。其实,这种说法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因为较之其它加工厂,学校教育具有较多的特殊性;加工对象的特殊——有血有肉的人;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产品的特殊——人才。学校教育实质上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一方面,教师教育的传授必须受到学生情感支配;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接受教师的知识信息,同时也接受着教师的情感信息的传授。这就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过程,同时又是情感交流过程,学校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做人过程的历练。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上好文化知识这门课,要应上好做人这门社会课,为学好这门课,我觉得应从情感入手,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加大教育活动中的人格魅力投入。
        自古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是传递知识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像的主要媒介,是进行教育活动的最主要的特殊工具。古人云,教育是件用心做的事,只要足够的耐心就能完善好心智教育,而要用心,首先必须有爱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这是本能,而爱爱他人的孩子就是神”,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其实做为班主任爱孩子很简单,每天晨会、晚点会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鼓励的话语,哪怕是一个小的点头,一个关注的目光,都能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我班有个叫贺栋的孩子,属于单亲家庭,时常不来学校,各种办法用尽,最后我叫班级同学轮流每天给他说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晚上离校前对贺栋说:“今天你表现很好,明天一定会按时到校”,这样坚持了一个月,该同学渐渐尊守纪律,对同学也有爱心,成绩也开始变好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二、重视情感的投入,营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生的很多事情不一定直观展现给老师的,做为班主任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变化,同时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重视情感的投入,用情感来感化学生,例如:我班有个女孩叫王婷,因为家庭条件原因,自卑,不善与人交流,长期以来,成绩差,小动作不断,我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家长,对孩子多一份爱护,通过我的耐心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接送上下学一个多月,这个孩子活泼了许多,笑容也灿烂了,学习成绩也好了,这样的事例,在工作中信手拈来。
        在做学生工作中,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去观察学生,还要用“严”去管住学生,做到“严而有序、爱而有方”,才能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高形式。”班主任作为几十名学生的“家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心中展示着“家长”的风范,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只有用爱交换爱,用信任赢得信任,以诚相见,用言行影响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做学生的贴心人,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待学生,应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耐心,少一份嫌弃。情感的清泉是一种信心;情感的清泉是一份尊重;情感的清泉是一份鞭策;情感的清泉是一种激情;情感的清泉是一种唤醒艺术,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育人方法。
        总之,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只有用情感的清泉,才能载起学生健康成长之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