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飞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三中学
摘要:初中学科教育改革,提出实现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诉求,初中地理考试中就新增了综合题型,其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初中地理综合题,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学生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提升之策略,希望能使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
对初中地理综合题解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这是很多学生容易丢分的地方,也就是说学生在材料和地图综合分析和归纳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依照这样的题型特点,在平时的地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综合题解答能力建设版块,以确保初中生有效提升综合题解答能力。
1.初中学生地理综合题案例
2019年广东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第31-32题就是以综合题考查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我们以32题为研讨对象,对于其题设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了解中考综合题对于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题例如下:
材料一:作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柑橘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纬35度以南的区域,该水果的生长特点为:适合在-8℃-37℃的环境中成长,过高会停止生长,过低会出现被冻伤的情况。
材料二:血橙作为柑橘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其产于我国四川和江西地区,一般会在每年的12月份上市。意大利西西里岛也有血橙,并且被称作为世界上含维生素最丰富的橙子,一般情况下会在2月初上市,首批进入中国的西西里血橙是在2019年2月5日装箱的,并且在3月19日能够抵达中国。
材料三:上述为意大利示意图和西西里岛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请依照实际的图示来回答下面的问题:1)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南端的什么海之中,38°穿过该岛屿的是什么地方?2)首批出口中国的西西里血橙采用的运输方式有哪些?这样的运输方式有什么样的优势?3)对于西西里岛和江西血橙树木越冬条件进行分析,看看有什么差异性?4)对于西西里血橙进入中国市场的优势进行归结?
第一问考查的是对地图上地理事物名称的识记,能反映初中学生对区域地图基础知识的应用力;第二问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知识的掌握;第三问考查的是气候知识点,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点对农作物越冬的利与弊。学生除了需要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识记外,还要有进一步对各气候类型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产生影响的分析能力;第四问,需要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知识有深度观察和理解能力,属于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和应用,属于深度知识应用的范畴,也是学生最容易手足无措的环节。很明显上述四个问题环环相扣,从简单到复杂,对于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都可以有效的应对,但是进入到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图示、材料的信息和生活中地理知识点来进行判定分析,这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结果,因此也成为很多学生容易丢分的环节。
2.初中学生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提升策略
很多学生在解决这样题设的时候,难以依靠材料和图示去寻找对应的切入点,继而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很容易在综合提升出现丢分的情况。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高度重视初中学生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提升的问题,此时需要将关注点设定在如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学生读图绘图经验的积累
综合题目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材料,在地理图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应的信息,然后结合自己掌握到的地理理论知识来进行融合,就可以找到综合题解答的钥匙。因此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熟悉地图册,将书本中的地理插图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多去进行地理图的阅读,多去进行地理简图的绘制,在地理简图的长期接触中,学生对于基本的读图技巧,对于绘图的方法有着更加全面的掌握,在看到类似地理图的时候就可以迅速的反馈出各种地理信息,继而可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实际的综合题读图中去。比如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对应的地理图,在观察完毕之后,试着关闭地图册,尝试自己去进行对应地图的绘制,就是在这样的读图和绘图的交互中,可以使得学生的读图绘图的素质得到不断提升[1]。
2.2树立合规意识养成严谨识记习惯
在做初中地理综合题目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也找到了对应的解答切入点,但是因为实际合规意识比较差,没有养成严谨的识记习惯,继而也容易出现低级错误。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生能够注意地理事物名称的书写规范和标准,比如有学生可能将“巴拿马运河”写成“马巴拿运河”,或者将“祁连山脉”中的祁写错,这样的小错误看起来比较小,但是在实际做题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错误。初中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去识记地理事物名称的书写,多在教学中让学生练写。多在课后作业中布置抄写作业,如世界各气候类型特点的书写,世界各地形区的填图。多布置地理事物信息的填图作业,如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图。因为任何细节的错误或者丢失,都可能使得学生难以找到有效的解答思路,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2]。
2.3实现文本信息与图示信息的交融
很多初中地理知识的文本信息和图示信息是存在关联的,要关注学生从文本信息转化为图示信息的能力,更需要关注从图示信息转化为文本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学生平时记忆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对照地理图册来进行,这样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也便于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这对于后续图示信息和文本信息迅速转换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记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必须引导学生落实地图去指着记忆、背诵[3]。
2.4高度关注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的锻炼
初中地理综合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有着良好的材料分析和归结的能力。针对于这样的特点,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要有着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的阅读材料,做好关键信息的标记,为后续解题奠定基调;其二,要鼓励学生寻找材料中的中心词语,依靠中心词语与自己地理知识储备建立关联,这样就可以使得材料与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的桥梁得以构建。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初中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会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4]。
3.结语
初中地理综合题对于学生能力和知识维度的考核,是很明显的,这对于实际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启示就是:要关注学生地理图的教育教学,增强图文之间的联系,养成合规识记的习惯,确保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逊. 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才智,2019(14):149.
[2]单华杰. 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策略[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2):158-159.
[3]郑如意.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3):31-33+36.
[4]刘忠英. 地理有效性复习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