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潘华云
[导读] 最近这几年,心理健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潘华云
        平潭第一中学 福建省  350400
        摘要:最近这几年,心理健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走入大众的视线。而中学阶段塑造健康的心理是其成长过程中健康心理塑造的基础,也是其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中学教育来说,中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以促进中学全面发展,培养中学自信、自立、自强等各种优良品格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要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基础,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的教学的侧重点依旧是以身体健康以及学业为主,基本都忽视了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是对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等进行详述。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心理健康;策略
        一、引言
        依据相关数据研究分析发现,中学时期的心理健康影响未来走向社会的心态以及挫折承受能力。步入社会以后,随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引发心理问题彻底爆发出来,为以后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从思想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教学理念上彻底进行变革,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理教育放在等同的位置,同时,重新审视家庭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促进中学的身心发育,需要在中学的教育道路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普及相关基础知识,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初步掌握心理调节和疏导的正确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能够始终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展现出阳光开朗的精神面貌。
        中学正处于人生的步入社会的起步阶段,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教育内容既包括面向全体中学的普及教育,也包括针对个别存在心理障碍中学的疏导教育,要让中学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针对中学阶段来说,笔者认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需要中学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不断的努力。
        三、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中学教育理念的问题
        当下的中学教育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家长的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中学阶段不断加压,努力考上好大学,彻底将中学教育推向了“成绩”的深渊,升学率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在往后的教学中,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倾向于应试方面的教学,从中学的教学理念到教学工作都将升学率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致使中学的智力发育与情商发育不匹配,不利于中学的身心健康。
        (二)中学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老师
        根据目前的中学教育现状,大部分中学对老师的要求比较“低”,导致很大一部分老师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的内容根本不了解,而且有一部分老师的专业也不是教育学,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由于不了解中学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的教学活动难以引起中学的兴趣的情况。还有一部分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经验教学,对新的教学理念接受度不够,导致老师对中学的一些身心发育问题没有基本的判断力,在中学生发生问题的初始阶段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也对家长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晚,大多数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片面化,每天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成绩好就可以了,往往都是物质上无限满足,但是精神上基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让孩子和父母之间除了“物质”交流之外,其他的交流基本为零。而且对孩子的培养上也过于“分数”,只注意到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却忽视了长久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一种上位者的姿态要求孩子应该怎么样,却忽视了平等的重要性,让孩子与家长直接的情感交流出现障碍,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上的需求。
        四、中学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相关策略
        (一)更新扩展教育理念
        对于当下的中学来说,面对的是新时代下新型教育个体,而且还是一个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时代,各种教育理论层次不穷,尤其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更是不断更新。作为中学教育的主要场所,中学应该从根本教育理念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进去,而且要不断地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教学理念,争取做到从教学目标、内容、活动等多方面渗入,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渗入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让老师也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长此已久,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为中学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二)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或定期进行老师培训
        目前,中学教育机构对老师的要求仅仅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考察。这点对于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中学需要加强老师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完整的在职老师培训制度,寻找培训合作机构,对在职的老师进行最新的教育知识培训,学习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最新的中学教育资讯,鼓励其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
        (2)学校可以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对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培训,或者让聘请其成为学校的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参与教学工作。
        (三)加强家校联合教育,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在中学的教育中,千万不可轻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老师和家长之间应该紧密联系,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让家长不要错过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灌输,让家长也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平时在陪学生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根据家长提供的情况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判断,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家长注意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做出相应的回应,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保驾护航。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有必要建立一个家庭、学校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要通过定期的家长联系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建立家长培训机制,根据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总结:总而言之,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老师和家长提供最新的中学心理健康资讯,对教职工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从中学阶段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基本指导方针入手,让老师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形成家校联合制,让家长也充分认识到中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中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一个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能文. 浅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读天下(综合), 2019(16):0098-0098..
[2] 朱芹芹.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09):17.
[3] 吴黄琴. 高中班级管理的反思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实践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0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