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张曼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

        张曼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      6101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小班化教学已经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推崇。本文立足小学语文,对小班化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班化;语文课堂;创设情景
        古人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就是强调小班化教学注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从开山鼻祖孔子的教育言论中,人们能够了解,当时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小班化教学,而作为当时的新生事物,小班教学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存力,这种教育形式成了学校教育的雏形。古人的这些教育思想也折射出小班化教育的无穷而永恒魅力。
        一、创设情景,构建兴趣盎然的课堂。
        小班化教学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教学中情感性的渗透,以情创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或以教师语言的描绘,或以图片声音出现,从而实现情境的构建。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实现,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进入角色就是"假如我是课文中的主人翁,我会怎么样?"而扮演角色就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切身体会人物的周围环境和内心感受,让课文中的角色变成孩子心中的角色,而不仅仅只体现在书本上。
        比如,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开着展对话练习,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通过学生的对话交流构建起过春节的情景。然后,在结合课本内容,看一看北京的春节是怎样的,和自己过的春节有怎样的不同。北京的孩子在春节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学生对课文本中的角色进行生活转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内心体验。
        二、启迪智慧,构建灵动自由的课堂
        推行教学小班化,不仅仅是教学硬件的投入和文化的建设,更主要的是把关注点投向课堂,让小班课堂发挥最好的课堂效果。小班化课堂的核心体现在以学生为本,构建灵动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才能让小班课堂充满活力和富有智慧。班教学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小班化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教育将会变得更加全面和细致了。而要实现有灵气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就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真正当做课堂的主人。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个别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可能需要类型质量不同的教学,其结果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学到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把学生按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
        比如,语文作业的设计就应该照顾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性,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别设计。如《那个星期天》一课可以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第一种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第二种兼顾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第三种偏重综合能力的运用。同学们可以选择难度适宜的作业种类,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小组交流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作探究的目的,从而把学习过程从单个的个体学习变为群体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互帮互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技能,思想碰撞出火花,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展示中学习,在自由学习中成长,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使小班化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积极教研,构建积极和谐的课堂
        作为新生事物,我们没有多少经验用来参考,对它还非常的陌生,我们的理念和教学方式还远远滞后于它的内在需要,还有许多课题等待我们探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自主教学研究成了小班化教育的一个内在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小班化的过程中,老师们会有很多的困惑和问题,如何让这些问题和困惑变成资源?课题研究是一种让教师思考和总结的良好途径,课题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老师们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也可以提高了老师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小班化教育前进。
        小班化教学研究,首先要加强理论与课堂实践的融合,教师要解读教材和自己教学设计理念,能用理论来阐释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老师用理论指导教学的研究意识。让教师的理论学习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内在的要求,从而变成一种更加自觉的行为。有了教研的浓厚的氛围,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促进老师们不断地成长,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从而让小班课堂更富有活力,精彩纷呈。因此,营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才是小班化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
        总而言之,小班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这样一个强调个性发展和创新的时代,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要不遗余力的推行小班化教学,真正促进学科教学的改善,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玲.小班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7(10):70-70.
        [2]张霞.关于民勤县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分层教学策略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4):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