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地位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王 淅
[导读]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

        王 淅
        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幼儿园  新疆 乌鲁木齐 832000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活动中的一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区域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
        【关键词】自主性,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活动中的一切。
        一、让幼儿自主选择,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
           都说观念意识指导行为,的确,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区域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幼儿自主性区域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区域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孩子们在自主活动时往往并未按照老师的预设去进行相应的内容,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区域活动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区域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不是在真正进行区域活动。如何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怎样解决矛盾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1、幼儿自主选择今天玩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愿地选择区域并进行区域活动,每次活动讲评时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选择了什么区域玩?”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区域活动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区域。他们选择的区域,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内容,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内容,但却是他们所喜爱的。因此,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做的仅是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学习欲望。         
        2、幼儿自主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区域活动都有规则,有的是显性规则,有的是隐性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孩子讲述“今天去哪个区域玩”后,再来问问:“你是怎样来玩的?”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内容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我班幼儿牛浩宇在体育区自己选择了拍皮球,可是皮球似乎总是不听使唤,拍不到3下,就再弹不起来,试了几次还是失败了,于是牛浩宇抱起皮球去和跳圈的小朋友一起跳圈,再跳的时候皮球不小心砸到了呼啦圈,皮球从圈中滚了出去,牛浩宇兴奋地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有一个好玩的,你把圈拿起来。”只见牛浩宇捡起皮球投向圈中,皮球投进,他们欢呼并击掌并兴奋地说“再来一次!”案例中,牛浩宇一开始拍皮球并没有掌握正确方法,总是失败,渐渐失去了耐心。但是能观察到无意发现的新玩法——投球游戏,并和小伙伴尝试这一玩法,并从中体会探索的乐趣。实例证明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3、幼儿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
        在区域活动自由地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实践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会遵守,这也从客观上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和责任感。         
        二、教师的指导。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活动,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活动内容,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权。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例如我班幼儿包络熙,选择了美工区的绘画活动,他拿起彩纸和水彩笔开始了创作,没过一会儿门雨萱、欧阳昊翔和雷雨辰也来了,看到包络熙在画画也纷纷要加入绘画创作,门雨萱蹲在柜子旁边选择水彩笔,欧阳昊翔说:“你能不能快一点?”门雨萱说:“男的让女的,你不要挤我了!”雷雨辰说:“你们别挤了,要排队。”这时包络熙看到他们在柜子旁推推搡搡,谁也没有让谁,放下手中的彩笔过去说:“把水彩笔的盒子放到桌子上不就好了嘛?”一边说一边把盒子放到了桌上,其他小朋友看见再没有说什么,开始了自由绘画。
        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如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关键。 
           总之,放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活动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幼儿是区域活动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董旭花、王翠霞、阎莉、刘霞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