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王峰
[导读] 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探讨主题
        王峰
        江苏省清江中学   223001

        摘要: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美术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落实与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概念,提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自主探究学习机会、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巧妙结合等具体应用方法,为色彩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探究式教学
        引言:作为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塑造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多样化色彩的感知能力等。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美术课程教学逐渐提高了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重视,强调在给予适当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探究学习中,掌握绘画、设计与工艺等色彩运用技能。
        一、探究式教学概述
        互动性与实践性是探究式教学的显著特点,在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或参与到合作式探究等学习活动中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辅助其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或对相关的概念原理等开展合作探讨。本质意义上,探究式教学一方面属于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属于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对于当前的高中教学工作来说,应打破以往机械式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探究中,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获得更好的学科教学成果[1]。
        二、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转变固有学科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树立生本位的课堂授课理念,并在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与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并改进单一化的授课方法。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美术学科的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将自己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应参与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转换为一种合作者的身份,通过常态化的实践学习,增进学生对美术课程色彩教学的学习兴趣,并形成主观能动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其相关的理论概念,学会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除此以外,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重点观察调和不同色彩的有效手法,以及色彩之间的变化规律等,并学会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与归纳。完成理论部分的学习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探讨与交流,或进一步讨论不同色彩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色彩教学的重要知识点[2]。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机会
        以往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普遍以单纯的口授化讲解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关注。应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在色彩部分的学习阶段,更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及对多样化色彩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奏响色彩的旋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赏析,对美术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具备初步了解,并明确色相对比、纯度对比以及明度对比在艺术表达方面的作用,然后再以色彩的调配为主题,组织开展自主式合作探究,教师可以预先收集多种整合性的色彩搭配,然后确定一个完成后的色彩,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色彩原料进行调配,直到其与自身指定的色彩相一致。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学生选择色彩、调和色彩的具体手法,然后给予及时的引导,切实了解学生在色彩调配方面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与运用熟练度等。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案,获得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果。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艺术性特点,因而在开展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现代化的独特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悟艺术美、领悟色彩美。借助于互联网等平台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采用多角度的对比教学拓展学生直观性视觉体验,然后再让学生以自身内的所思所想为基础,将所学的色彩知识与艺术手法等应用到作品的创作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色彩教学材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出来,并让其说一说自己从中了解到的色彩知识,以及收获的体会与感悟等[3]。
        例如,在学习《人间生活》一课时,学生可以收集有关中国古代与现代衣饰的美术作品与资料等,并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唐朝宫女服饰在颜色鲜艳、色彩调和以及多样化的特点,并与现代服饰的简单化、细腻化与大胆拼撞等特点作对比,体会不同时期人们对色彩的不同运用特点,以及差异化的审美文化等。
        课堂教学模式的多种多样并不会对教师的教学目标造成根本影响,其意在丰富学生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学习体验,且能够更自在地感受、领悟色彩之间巧妙的变化,在更深层次的水平上认知色彩的规律、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四)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巧妙结合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探究教学更注重与于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将现代化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巧妙结合,在充分吸收传统教学优势特点的前提下,构建一体化的学科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在学生开展自主式绘画创作时,教师需要予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深化学生对色彩运用、调和与拼接等手法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色彩应用方法,推动学生绘画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
        结束语:作为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色彩教学对学生的绘画创作水平、色彩运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将探究教学法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学习视野,强化绘画创作等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青. 高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55-256.

[2]李涛.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06-107.

[3]孙德强.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方法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97+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