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以人为本”,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常常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激励机制常常作为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此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先探讨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激励机制的方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吸引人才的需要。企业要发展,不仅要吸引人才加入企业,而且要使他们留在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了吸引人才,企业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创造一个保障充分,奖惩分明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其次,实现企业管理者的需要。管理者要不断地学习激励的方法,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引导员工创造优良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再次,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特长和成就自己事业的追求,渴望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个人才智,体现自我价值。为此管理者要设法满足各层次的需求,更要促进职工追求需要的最高层次。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更多的帮助。
2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好的应用激励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其作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激励方式,在以此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环节中,需要不断的结合员工需要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更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在此必须结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法,完善薪酬,福利,员工培训等制度,形成合理,正确,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率,可以形成企业发展的向心力,推动企业发展。
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管理,诱导应用好各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奖惩资源,根据具体情况和环境,结合员工需要,设立各种奖惩形式,各种外在性奖酬和内在性奖酬,有效合理的管理人力资源,使企业拥有大量的尖端复合型高技能,高素质优秀员工,目前,许多企业乃至全社会都很重视,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和现代企业发展与管理的新一轮主题和主创。
3 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3.1改进绩效激励模式
一是完善企业权力结构,发挥组织效率。当前我国要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的一般属性和特殊的个性,清晰所有权和收益权,这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立,具有一定的宏观引领和保障作用。二是改进绩效激励模式,使绩效和激励相匹配。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取决于行为主体对目标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企业绩效改革的前提必然是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和目标,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员工的需要给予其报酬,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从而达到激励最大化,即效价的实现。同时员工是社会人,在激励时要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注重绩效和薪酬的对等性,做到公平、公开、科学,即机会的实现。
3.2坚持以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水平挂钩的原则
坚持绩效考核与薪酬水平挂钩的原则其实就是绩效薪酬体系,薪酬是一种物质性的激励,企业处理好薪酬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满足员工物质上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企业员工的低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但是企业要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以免员工觉得自己在企业得不到自己的需要,从而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企业的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工具,包括管理和提高员工的绩效,制定更有效的人事决策,加强公司产品、服务的总体效能,使员工人尽其才,物尽其能。考核体系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并不只是通过追随最新的潮流,甚至仅仅靠抄袭其他企业的系统的形式来解决。企业绩效考评的原则是坚持客观公正, 依据各个岗位职责合理科学的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分层次、不同梯次的进行分类考核。
3.3提高激励的针对性
激励制度的针对性,需要单位的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分析自我单位人员的需求,从基本的需求入手,深入了解,结合市场需求,综合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激励制度,以提高单位的激励的针对性。首先,从制度上健全上下沟通的桥梁,抛弃传统的事业单位中的老习惯,老传统。做到上下沟通无障碍,从制度的根本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以人为本的人力激励的氛围。让人才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其次,不同的员工要有不同的激励措施,从尊重人才的角度出发,能者上,竞争上岗的原则,对于单位的老员工要激励突破传统,新来的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形成一种有机的活力体。第三,薪酬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企业的薪酬制度要进一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调整,需要加大本单位的工资改革制度,本着公平公正、灵活机动、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单位的工资薪酬体系的改革。每个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要积极做好人员的协调引导工作,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单位的薪酬改革,以达到激发员工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的目的。
3.4体现激励机制要的个体化差异
不同个体应当分别具有不一样的激励方式,或者岗位、职位之高低可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然而,这绝对不应当作为唯一的重要标准。员工个人的兴趣、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的发展目标均将影响到激励措施所能实现的成效,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针对员工的个体差异来实施不一样的激励管理机制。企业员工应当注重于对其实施物质上的激励,同时还应当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并辅之以精神上的激励,做到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互结合。对企业管理者人员,则应以实施精神激励为主,给其提供能够加以发挥的巨大空间,且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物质激励要全力避免之进行单一的物质激励,可运用让企业持有股份等形式等,让企业管理者做到和企业共同发展,让公司的发展和其自身的联系显得更为紧密,从而提升责任感。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宣告失败,不但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经济上会有所损失,甚至还要被企业所解雇,进而影响到员工职业生涯的继续深化与拓展。企业技术人员应关注研发之过程以及新技术与新成果之运用。企业的销售人员则应当注重于市场化开发,并且不断地拓展新市场,不仅企业能够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员工个人也能得到更好的工资待遇。
3.5做到奖罚分明
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于员工来说,如果只设置激励机制,那么员工只会获取努力工作的动力,即使自己的努力没有达到获得激励的标准,员工也并没有损失什么,这样一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便大大削弱了。因此,必须设置一定的惩罚机制,讲明员工的工作业绩在达不到相应标注之时便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让员工感到一定的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员工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因为惧怕惩罚机制给自己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员工还会进行自主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助力。
4 结论
总而言之,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新时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高层必须要认识到各领域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职能匹配的用人原则,不断完善薪资待遇等激励机制,从而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并加速人才融入企业工作中,为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8(11):242.
[2]何玉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新商务周刊 ,2019(1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