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媛媛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亭洪路31号亭洪学校 530031
摘要:随着计算机发展水平的越来越高及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国家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步入快车道,人们才逐渐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但最初运用过来的都是一些精品课程,或是示范课程,随着后面的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普通课程在课堂内也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例如利用到多媒体教室,或通过播放视频来上课等。信息化手段使得普通的课程变得有趣。一般情况下最先使用信息化手段的都是主干课程,然后到公共课。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学校也会考虑两者之间的比例,这种背景下,体育作为一门公共课,在资源的分配上就不占有优势,加之自身课程的特点,多是室外上课,信息化的应用就加大了难度。因此,许多学校的体育课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都是滞后其他课程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信息技术;时效性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甚嚣尘上,业已成为时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也为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引发小学体育教师的不仅是思考与展望,更多的是理念转变。教师应有意识地探索与开创“互联网+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新思路,以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教学的变革。
1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较高,兴趣也比较浓厚,但是有些学生却只是想将体育课变为“自由活动课”,对体育课所讲的内容和开展的体育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期待。其次,由于部分教师对于体育教学本身的态度不够端正,认为体育只是一门不太重要的辅助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认真的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常常采用“集合——跑步——解散”的教学流程,整个学期下来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就只有跑步这一项。这样一来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根本无法得到提升,身心健康也得不到发展,完全违背了小学开展体育课程的初衷。再者,由于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不同教师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同,所学习的方向和专长也不同,教师对各项体育活动的掌握与了解并不是全方位的。有些教师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不敢教、不能教,即使教了可能也是不标准、不规范的,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受到局限。
2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丰富情境、提升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打造,将课本内容进行生动的呈现,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同时,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教学情境的演绎当中,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体育学习的体验性,从而加深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小学体育足球训练课程的开展中,足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耐力,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与忍耐力。
为有效激发学生对足球训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观看与分析足球赛事,为学生提供训练的目标和榜样,利用偶像效应提高学生对足球训练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训练效率。
2.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完善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往往丢给学生固定的动作指示图,让学生比猫画虎的学习。但是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再加之指示图的指示是静态的、二维的,对于动作的指导与描述是十分具有局限性的。仅仅凭借着一张图片学生根本难以全方位的掌握动作的姿势与动作要领,从而十分容易对动作产生错误的解读,影响动作的规范与标准程度,甚至可能造成学生由于不规范的锻炼而产生骨骼磨损、跌倒受伤的情况。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加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
2.3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巩固总结,促进交流
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课教学之后,可以继续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作用,巩固扩展体育教学成果。教师把教学录像或者课件上传校园网,或发至学生的QQ群中,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出动画,把复杂的技术动作设计出完整动作、单个动作、慢动作等进行播放。此外,可就学生在观看相关补充课件之后所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与讨论,并将自身的学习效果、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即时了解学生技术水平,改良教学安排。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教师提出建议和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体育发展的主观思想,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组织中不恰当的地方,教师根据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追求体育教学优化。
2.4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评价方式
惯常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是将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笼统的分为几个大类,评价标准不明确,再加上部分教师因过分追求及格率和达标率,往往将体育教学评价结果做得很“美观”,但这样的评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状况。运用现代遥感技术以获取运动数据,有效规避了原有体育评价方式的不足。
例如,有两位同学一起跑1000米或台阶实验测试,甲同学遥遥领先轻松完成,乙同学竭尽全力,拖着沉重的双腿终于到达终点,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体育教师给甲同学的课堂评价是B,给乙同学的课堂评价是A。为什么?因为通过数据分析,甲同学的心率只是达到中等负荷状态,说明他还没有尽全力,而乙同学的心率已经接近最大值,说明他已经尽全力了。因为个体差异,天赋不同,体育考试的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运动员等级测试,显然甲同学得分高,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评价来看,乙同学的努力程度最高,所以体育教师给看起来比较弱的乙同学打了A,这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合理地将其技术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学习专业的知识加强自我的修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的学习修养。为提高学生素质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小学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先关策略,促进体育教学的更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彦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9.
[2]孙小龙,查建芳.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构成形态、舆论极化与引导机制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1).
[3]辛娟娟.用好信息技术上好体育课[N].中国体育报,20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