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清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二中,云南省玉溪市653100
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影响。在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合理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改进初中体育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导致体育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的策略也在不断探索中得到提高.
1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设施不完善
由于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导致体育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才能,不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些动作技能,学生对体育教学也感到十分厌倦。
1.2教学模式单一
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思想观念不开放,教学方法不够大胆。在传统体育技能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体育技能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阶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示范、讲解、实践,纠正错误动作,重实践为教学过程,过于重视体育技术细节教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反而会适得其反。
1.3教师对教学模式的理解
由于初中体育教师对教学模式认识不深,未能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学习、小组讨论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反复使用,导致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直线下降,初中生体质直线下降,在教学方面,体育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大多数教师喜欢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上课,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他们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2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
2.1选择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
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也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方面也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了解,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体育,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这也将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许多体育活动是相通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教学方法的相通性。例如,“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的单一形式,是重复的技术实践,使内容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厌倦教学,学生厌学。
所以教师应该发挥你的想象力,如何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喜欢去体育馆,也是“篮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学生的“好奇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展示高水平的技术动作和使用“怀疑”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整个“篮球”的学习过程充满诱惑,让学生对“下一次”的体育课总是充满向往和期待。
2.2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可以组织5到6个人的小组来练习和合作学习。好学生和坏学生可以混合在一起,互相纠正,互相帮助,关系好的学生可以组织学习,这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在一定情况下,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采用圆形和方形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课堂更加有效。行为科学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基于他们的动机,兴趣和其他心理因素。体育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和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初中体育教学是由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体育教学情境中进行的。如果学生想在课堂上体验到老师的认可和同伴的关心。体育教师应营造一个“互助互爱”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的情境,能够互利共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师生之间高频交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初中体育教师要用爱来影响学生的体育观念,用耐心来教学生的体育技能,用细致的发现体育对学生的优势,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快乐体育的角度加强宣传引导,使学生了解快乐体育的优势,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实践,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3创建热爱体育运动的学习氛围
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教学环境应提供必要的锻炼场所和材料,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康档案,将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教学。热衷于减肥的女生应及时引导,贴上健康身高体重标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成长理念。通过一系列活动,通过标语口号、课堂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热爱体育,对热爱体育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积极引导终身不爱体育的学生。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如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俱乐部、健康言语竞赛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水平。通过环境结构,将体育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校体育工作应注重学生日常锻炼的训练,经常进行快走、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营造人人爱校园运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水平。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营造教师生活氛围,实现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激活的指导下产生体育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教师应主动放下身体,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看法,记录学生对如何改进体育教学的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3结束语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工作者逐渐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明确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兴趣,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技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引导和激发学生全面拓宽知识和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继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8).
[2]朱玉海,于志杰.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0(008):P.139-139.
[3]晏林.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000(013):140-141.
[4]王官态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究[J].灌篮,2019(2):48-49.
[5]杨添尊.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探究[J].速读(中旬),2019,000(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