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健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六中学,江西省新余市336600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方向。初中地理教学集中在地理环境、城市生活、交通发展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因此,生活化教学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大趋势。初中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地图的能力,组织学生注意地方交通和城市布局,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初中生的核心地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改革
地理是初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学习地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死记硬背不适合地理。地理教师要利用生活方式教学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地理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融入当地地理文化,分析当地地理环境,精心设计生活方式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并将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传授给学生。
一、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活化学习情境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使教材中不灵活地课文“动”起来,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的地形知识,可以在网上搜索,世界自然风光纪录片剪辑,如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刚果盆地,如“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具有不同的地形知识,在各种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考是什么是世界不同的地形。教师可以根据地理纪录片介绍基本的地理概念,如海拔、相对高度、山和山。生动直观的地理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这些地理概念。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地形,如识别地图上的山脊和山谷,以及根据等高线的密度分析地形和高度,这也是最基本的地图识别能力。微视频可以帮助地理教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显示三维图形,俯瞰地形,并分析地形高程的影响,帮助学生从地图上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如等高线曲线向山脊、山谷对面、盆地数值从中间向上绕等高线地图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图表能力。
二、创编生活化教学案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活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当老师讲解日本国情时,他们可以介绍学生熟悉的日本动画、旅游和文化的新课程。教师可以用精美的动画片段来呈现日本的樱花,然后分析日本的气候以及樱花遍地、渔业发达的原因。教师还可以根据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介绍日本的富士山、奈良山等景点,展示一些旅游照片,分析日本独特的自然条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日本风景名胜,并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日本奈良公园有充足的日照和强劲的草生长,可以满足梅花鹿的生长需要。由于城市绿化植物覆盖率高,人们对动物保护意识强,奈良公园的鹿离人们比较近,接受游客食物后向游客鞠躬致谢。活生生的案例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教师选择学生擅长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深度学习能力。
三、调研当地地理环境,了解乡土地理文化
地理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融入乡土地理文化,引导学生结合地理教材分析家乡的地理环境。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相关 知识时,首先要明确四大区域指的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是明确四大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分界 线,难点在于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再分析各个区 域的经济、交通、农业、气候等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自己家乡位于哪一个区域,气候、交通、地形地势等方面具有 哪些特点。例如,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属南方地区, 境内河流众多,有珠江、榕江、练江、螺河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稀有金属资源比较丰富,海运 发达,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如广州市、 深圳市、汕头市等,进一步研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例 如,汕头市是广东省地级市、经济特区,地处粤东潮汕地区、 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与台湾隔 海相望,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是中国大陆唯一拥 有内海湾的城市,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北回线穿 过汕头,汕头有北回线标志塔。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气 候、地形、特产、动植物等。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对地理知 识的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其对家乡的热爱,让乡土地理文化进 驻地理课堂。
四、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地理教师应积极组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信息,建立地理模型,确立人与自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例如,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中,教科书主要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这三个方面对家乡环境进行研究。这是深入学习地理的好机会。学生可以自由组团,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查阅图书馆的资料,在家访问老人,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等了解家乡的发展道路,然后学生可以讨论收集到的资料,了解主要河流的长度,流域等,并绘制家乡的流域地图。创建该地区的地图,显示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海拔和最高山脉。这样,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学习能力将得到提高。地理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绘制的故乡河流图和地形图,并将其编成校本地理课程,为后续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教材。
结束语:
总之,地理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初级中学地理教师应把激活教学实施到每个教学环节,积极写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融入家庭地理文化,提高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融入地理学习生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地理问题,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阿古达木.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 No.573(02):120.
[2]阿衣先木·米吉提[1].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23):1-1.
[3]唐俐敏. 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 000(005):P.33-33.
[4]苏冬梅. 生活化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2020.
[5]郝琴. 论巧用初中地理生活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0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