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高中是一个思想将要从稚嫩转变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个是时期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学生的思想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出现差错的话,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念将会出现差错,而政治这门课程正是为了培养高中生思想的正确性而设置的。基于此,以下对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路径探索
引言
政治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高中政治课程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多数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若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采用适当方式对以往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升级。生活化教学作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常用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理论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将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感悟政治课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政治课理论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形成的经验的结合,能充分体现政治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能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懂得运用所学习的政治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老师因为高考的压力,使大多数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应试教育,而为了学生能够得到更高的分数,顺利完成高考,这种教育模式也是必不可免,这种情况对政治教学影响很大。政治是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的深入和完善的,这就是政治教学发展性。而在实际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学一直是照本宣科,充斥着僵硬性和顽固性,长久以来,不然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会越来越差,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政治教育的发展。政治学习一直以来被学生认为是背诵课本,大量长篇文章的背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的难度。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政治,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减轻了学生学习政治的难度。虽然大多数的学校在学习政治中都提倡生活化,但是更多的是充满形式主义的,或者是老师过多地重视生活化,而忽略了教育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政治知识,造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效果。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索
(一)明确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持续推进和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必须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盲目的,是缺乏具体方向指引的。同样的,要想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序推进,教师必须先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在日后的教学中实现全局性的安排。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包括两个方向,一是生活化教学目标,二是总体目标。只有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才有可能将具体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要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掌握,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使其学会学习。此外,教师还需要对生活化教学要有强烈的认知,明确学生在政治学习方面的具体认知,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生活体验,以此来完善教学目标,缩短高中政治学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对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适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内容,将这些生活化内容引入具体的教学中来,并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讲解,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营造生活化环境激发学习动机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被提出。其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受到了许多教师的肯定。以学生为主体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第一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现如今国家提倡学生劳逸结合,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学生身体健康才能更为专注地投入学习中去。但事实上大部分教师还是在进行“填鸭式”教育,这让不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本该学习的时间里郁郁寡欢、无可作为。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政治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就完成政治学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保证教师的教学成效。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学生在对理论学习有着深刻的认识之后,教师需要考虑开展的便是社会实践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体验当中做出与理论知识相符合的选择,才算是高中政治教学的真正成功,才能够让政治教学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时,学生的实际生活态度和关键时刻做出的必要选择更加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教师要积极联络相关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去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自己的见闻。例如,教师在教学《公民的政治生活》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假期去进行实际采访活动,了解中国公民所能够参与的政治生活及享有的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对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政治特点有正确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走访村委会,与负责选举事宜的村干部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组织开展选举的流程以及相关事宜,从而让学生对参与政治生活这一公民权利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四)结合生活化材料拓宽教学内容
政治内容往往通过书面语言来向学生传达思想,教师也是同样利用政治专业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向学生完整地表达政治思想,但由于学生对专业政治词汇的陌生和缺乏,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教师讲述的所有内容。此时政治教师将生活化的材料结合进教学内容中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政治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生活化的材料比较亲切同时能消除一部分学习政治的恐惧。教师要将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利用一些生活化的材料将需要教授的知识融合贯通,让政治不再死板难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要将现实中发生事件制作成素材,让学生们自主分析,理解素材中所包含的含义,即传达所要传授的政治内容。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任凭学生猜测理解,要做起引导作用。
结束语
作为思政教师,应该不断整合生活中的思政教学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为学生呈现一个熟悉又亲切的生活化课堂。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体验和感悟,学会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多彩的学习生活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玉.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J].家长,2020(11):167+169.
[2]吴秀丽.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66.
[3]焦世红.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7):62-63.
[4]张武岩.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9(68):144.
[5]刘艮梅.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9(3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