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新
(博白县博白镇城厢卫生院;广西玉林537600)
【摘要】根据目前的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我国直接或间接死于抗菌药物的人数高达数万。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导致出现细菌耐药性和对患者的机体损伤。因此,需要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干预,通过在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进行药师干预的方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近年来进行抗菌药物的干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即通过文献查询的方式来对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使用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处方调剂;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进展
抗菌药物在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对造成患者体内疾病的菌群造成十分有效地的处理。但是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大规模长时间的抗菌药物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大幅度下降。同时抗菌药物的滥用还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伤。因此在实际进行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1]。在医院的抗菌药物开具过程中严加控制,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来尽量减少患者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文先就对在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进行药师干预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应用进展过程进行综述和总结。
1.不合理用药现状
在临床的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抗菌类药物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导致医生在开具药物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抗生素滥用等情况。在杨冠英, 王呈天, 靳燕[3]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在实际的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给药种类不合理、超剂量的药物应用、联合用药不当、频繁更换抗生素、药理拮抗、溶媒不当等情况的出现。而针对于出现这种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的调查过程中,王玉刚[4]认为,用药指标的不明确,治疗疗程不当和使用剂量当是其主要因素,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度上进行保证以降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而在许永舒[5]的研究过程中也对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往往伴随着用药时间不合理、用药剂量超标和药物拮抗情况等,因此需要在临床针对于药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确保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在国外的研究中也有所提及,在elaly A M N , El-Attar Y A , Khalil M[6]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对小鼠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来观察滥用抗菌药物对患者的身体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很明显低看出,由于抗菌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小鼠不仅出现了组织上的病理学反应,还对小鼠的神经功能造成了障碍,对其的正常行为模式造成了损伤。
2.干预方式
2.1制度确定
只有确切的制度,才能保证药师在处方调剂过程中能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把控。通过制度约束的方式能够保证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有基本的制度保证。宋捷, 林海, 胡晓静[7]主要针对于挪威的抗菌药物管理经验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认为要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通过加快实现抗菌药物使用检测全面覆盖的方式来完善检测和评价指标体现建设,在科学药物使用的基础上行谨慎的使用抗菌药物以应对耐药性的威胁。而在医院自身的制度建设方面,也需要医院进行一定的建设工作,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医院处方调剂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比较确定的制度支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而尹畅,张超黎,赵颖波,屈晓远,张蕾,孙辉,叶全富[8]通过对我国三级医院的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是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率为27.82%,而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所占比例高达25.58%。在他们的研究中表明,我国我的急诊抗菌药物的处方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当时广谱抗菌药物和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占比较高,因此需要在医院内部加强抗菌要的使用制度建设。
2.2精细化管理
首先需要医院的在进行处方审核的过程中进行进行续哈管理。在杨梅梅, 樊萍, 何璐璐[9]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处方审核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通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期待从根源上进行避免不合理处方的差生,从而建立安全、高效、经济合理有效的用药理念。同时在对处方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前置审方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在杨艳模, 彭学清, 付志中[10]的的研究过策划稿中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进观察前置审方的效果,可以明确的是,通过前置审方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在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不合理处方比例,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促进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
2.3制定处罚机制
处罚机制的确定是保证在对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保证药师在错误配伍或医生错误给药的情况下给予惩罚,以保证对医生和药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在朱捷, 陈慧慧, 刘晴[11]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通过PDCA循环对抗菌药物的管理中的难点进行研究,在他们的研究结果中认为,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对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处理。同时能够在循环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解决就问题。通过多次循环的方式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而在何艳华[12]的研究中,主要对乡镇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研究,在她的研究中认为药师干预的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制度的确立,通过相关制度的确立,建立有效地抗生素使用奖惩制度,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通过落地监督的方式来使抗生素能够在乡镇医院的使用中得到控制。
2.4审核制度
审核制度的确立是保证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降低临床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风险。通过多次的药方审核,能够保证在实际的药物配伍环节保证对药方的控制,在张当义, 曾繁勇[13]的研究中,通过在医院内部建立点评模式和药师审核制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处方的发生率,在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医院药师工作质量的提升。而在艾力哈木·艾山[14]的研究过程中,对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认为,为了改善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不仅是需要在医院内建立相应的审核制度。还需要通过对义务人员进行认真的培训等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探究药师在抗菌药物配伍中的作用。
3.总结
在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想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的干预。不仅需要医院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还需要医院能够在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人员分工工作,同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升抗菌药物的使用意识,保证在实际运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配合[15]。在保证抗菌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的出现。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抗菌药物的使用必然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药师的专业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从多方面、多角度上来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让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在药师、医生、医院等多方面的监督下进行使用,避免由于抗菌药物滥用对患者的身体造成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沈爱宗, 刘琳琳, 赵景鹤,等.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及成效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001):92-96.
[2]赵晓杰, 刘庆彩. 药事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 35(004):330-332.
[3]杨冠英, 王呈天, 靳燕. 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011(017):77-78.
[4]王玉刚.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干预对策探讨[J]. 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 2018, 007(003):190-191.
[5]许永舒.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 医药前沿, 2018, 008(009):91-92.
[6]Helaly A M N , El-Attar Y A , Khalil M , et al. Antibiotic Abuse Induced Histopathological And Neurobehavioral Disorders In Mice[J]. Current Drug Safety, 2019.
[7]宋捷, 林海, 胡晓静,等. 挪威抗菌药物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药房, 2018, 029(010):1304-1308.
[8]尹畅,张超黎,赵颖波,屈晓远,张蕾,孙辉,叶全富.我国143家三级甲等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8,8(02):5-10.
[9]杨梅梅, 樊萍, 何璐璐,等. 医院门诊处方审核情况分析与探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15(06):138-141.
[10]杨艳模, 彭学清, 付志中, 等. 前置审方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南药学, 2020, v.18;No.171(04):199-202.
[11]朱捷, 陈慧慧, 刘晴,等. 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管理难点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 2019, 48(04):82-86.
[12]何艳华.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分析[J]. 医药前沿, 2018, 008(032):386-387.
[13]张当义, 曾繁勇.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建立和药师作用临床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 2020, 032(005):182-184.
[14]艾力哈木·艾山.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及管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19(16):182-182.
[15]陈归荣, 陈丽思. 分析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23):223-224.